中新網(wǎng)太原12月13日電 題:山西藝考生生態(tài)調(diào)查:每天作畫10幅 未必真心愛好(圖片來源:中新網(wǎng))
作者 宋立超
走進偌大的教室,耳邊一片“沙沙”的鉛筆繪畫聲。12月13日,記者來到山西一所美術培訓學校。近200個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手持鉛筆,面對畫板認真地練習。
據(jù)學校負責人介紹,學生們從上午8點半開始上課,要練習到晚上10點半,每天最少完成10幅畫。而他們?nèi)绱俗龅膭恿,就是能夠以較低的分數(shù)進入理想大學。
學生:為了上大學,辛苦很值得
一幅畫,幾張紙,最多的是各種型號的鉛筆。來自太原的考生李奕霖坐在小馬扎上,開始了一天的練習。
“從高二下學期開始學習繪畫。最初是想考大學,再加上自己也喜歡,就來了。”李奕霖揮了揮沾滿鉛色黑黑的雙手,笑著說,“只要能進好大學,再辛苦也值了。”
在堆滿各種景物寫生用具和畫板的大教室里,學生們很少說話,除了偶爾的交流,就只剩“沙沙”的聲音。這種情景,通常會延續(xù)到每天晚上10點多。
“每天就是不停地畫,不停地畫。”張鵬華已經(jīng)是第二年來這里了。盡管是“復讀生”,但還是保持了很好的心態(tài)。她表示,選擇成為“藝考生”,除了更容易考入理想的大學以外,還考慮到了就業(yè)的問題。
“我想當服裝設計師。”張鵬華說。
老師:真正愛好者不到三分之一
沖刺的時刻,受累的不只是學生們。
“每天學生們畫到幾點,我們陪到幾點。也很累。”太原市聯(lián)藝藝術培訓學校老師陳麗萍說。
據(jù)陳麗萍介紹,以前的學生們,專業(yè)好,因為從小父母有意培養(yǎng),基礎功底很好,而且對繪畫有著一定的愛好和了解。但是近幾年,很多學生為了升學走上這條路,“底子”差了好多。
“學校近200個學生中,真正愛好繪畫藝術的估計不到三分之一吧。”陳麗萍表示,“學校也針對升學問題專門組織了速成班和相應教學規(guī)劃,就是為了學生們能在短時間內(nèi)‘成才’。”
該校負責人介紹,由于“藝考”分數(shù)線比普通高考低100多分,因此也成了很多學生們考大學的“捷徑”。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加入,藝考也該了‘萬人過獨木橋’。”陳麗萍指了指教室里平均年齡只有18歲的學生們說。
據(jù)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數(shù)據(jù),2011年全省有52442人報名參加藝術類高考。,而這個數(shù)字還在逐年增加。
“不管這條路好不好走,也不管孩子們選擇這條路的目的是什么,我們都會為他們祝福,他們真的很辛苦。”陳麗萍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