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沫 攝 尚不具備網上售藥資質的京隆堂網上藥店“藥寶寶網”,想出了一個打擦邊球的辦法:網上展示藥品,再通過電話訂購達成交易,最后送藥上門、貨到付款。這個辦法聽起來不錯,殊不知,這種行為也屬違規(guī)。
網上展示 電話訂購
在北京擁有10多家連鎖藥店的京隆堂,近日悄然開始運營自己的網上藥店。
8月29日,記者來到位于紅廟的京隆堂大藥房,無意中發(fā)現原本幾百平方米的藥品大賣場已經有一大半改為了“藥寶寶網”的辦公場所,數十個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工作,而藥房面積只剩下很小一塊。
記者根據京隆堂工作人員介紹的網址登錄到藥寶寶網,發(fā)現這家網站成立于2008年6月17日,隸屬于京隆堂醫(yī)藥。記者在該網站上看到,保健食品、非處方藥、處方藥和醫(yī)療器械、化妝品等商品一應俱全,所有商品都有標價。
此外,該網站還公布了一個400熱線電話供消費者咨詢和訂購商品。記者隨后撥打該公司400電話了解到,網站的電子下單、網上支付系統(tǒng)還未完善,目前只接受“電話訂購+貨到付款”的方式購藥。
“兩證”尚缺交易資格
記者隨后調查發(fā)現,藥寶寶網目前并不具備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卻通過網絡展示+電話訂購的方式向顧客銷售藥品,其中甚至包括明令禁止的處方藥。
8月29日,記者在SFDA(國家藥監(jiān)局)網站查詢后發(fā)現,京隆堂確實于今年6月獲得了《互聯網信息服務資格證書》,性質是“非經營性”,但還未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證書》。 記者在藥寶寶網查看其掛出的《互聯網信息服務資格證書》后還發(fā)現,其登記的網址與藥寶寶網的地址并不一致。
8月29日中午,SFDA新聞發(fā)言人顏江瑛對記者表示,獲得《互聯網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的企業(yè)只能提供藥品信息,不能銷售藥品。企業(yè)只有獲得了《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兩證”,才有權在網上銷售藥品。記者通過SFDA網站查詢,目前獲得了“兩證”并可以向個人消費者銷售藥品的企業(yè)只有9家,京隆堂并不在其中。
雖然不具備網上售藥的資質,但京隆堂的網上藥店卻已經開始網上售藥的業(yè)務,接受顧客的訂購。9月1日,消費者劉先生瀏覽其網店后電話訂購常用非處方藥——天士力藿香正氣滴丸,工作人員表示,可以接受訂購和配送上門,并詢問劉先生需要多少盒。
電話交易也屬違規(guī)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藥品零售業(yè)人士對記者表示,由于國家藥監(jiān)局對于開辦網上藥店審核很嚴格,所以許多網站就想打擦邊球——以為通過網上展示、電話訂購的方式,交易并不在網上達成,就不算網上賣藥。其實,嚴格上說這也同樣是違規(guī)行為。
8月29日,顏江瑛向記者證實:無資質的網上藥店通過向顧客由網絡展示藥品信息、隨后通過電話訂購撮合交易也是違規(guī)的。網上購藥一定要認準具有《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兩證”的企業(yè),并可以在SFDA網站基礎數據庫中查詢到相關信息進行核實,“認清身份”才能進行購買。
對于這種“打擦邊球”的企業(yè),相關法規(guī)也有明確的處罰措施。記者查看了《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24條規(guī)定:“已經獲得《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但提供的藥品信息直接撮合藥品網上交易的,由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情節(jié)嚴重的,對提供非經營性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的網站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guī)定》第28條規(guī)定:“未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擅自從事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的,(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情節(jié)嚴重的,移交信息產業(yè)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