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華社消息 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堆積的“垃圾山”上,竟然養(yǎng)著成群膘肥體壯的黃牛。長沙市畜牧部門等單位昨天著手采取勸告農戶、建立圍欄、嚴格檢驗檢疫等措施,嚴防“垃圾!蔽廴静妥。
現場
灰頭土臉黃牛
垃圾堆里刨食
在遠離長沙鬧市區(qū)的望城區(qū)黑麋峰深山中,建有容納長沙市生活垃圾的黑麋峰固體廢棄物處理場。近日有人發(fā)現,在惡臭撲鼻、蚊蠅飛舞的垃圾堆間,竟然棲息著一群大黃牛。每當整理垃圾山的大型推土機駛過,這些灰頭土臉的黃牛立即尾隨上去,在垃圾堆中覓食爛菜葉、爛水果,個個搖頭擺尾,吃得津津有味。據悉,這些黃牛歸周邊一些農戶所有,黃牛們是從防護隔離網破損處等部位鉆進垃圾場的。
危害
“垃圾!庇卸
損害人健康
長沙出現“垃圾牛”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些專家認為,吃垃圾長大的黃牛,可能和前幾年一些地方出現的“垃圾豬”一樣,體內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如重金屬、細菌、病毒等污染。這種牛肉一旦上餐桌,可能危害食用者身體健康。
措施
肉質不合格
決不能上市
7日至8日,長沙市畜牧獸醫(yī)水產局派出專家和執(zhí)法人員趕赴現場,嚴防“垃圾!蔽廴静妥。要求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所在的望城區(qū)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采取措施,將《畜牧法》有關規(guī)定印發(fā)并告知農戶,做好與農戶的溝通工作,杜絕牛再次進入垃圾場。還要求黑麋峰固體廢棄物處理場迅速在原防護網內層再修建一層防護網,防止畜禽進入垃圾場。據悉,長沙市畜牧獸醫(yī)水產局將對農戶從垃圾場牽回的耕牛實行跟蹤監(jiān)管,逐戶上門登記造冊,屠宰銷售必須先檢測肉質,如發(fā)現肉質不合格,堅決作無害化處理,決不允許上市流通。
相關
新聞
劣質豬肉添色素
炮制“速成臘肉”
綜合新華社消息 入冬后選擇上好肉,伴以精鹽腌制、柴火慢慢熏烤而成的臘肉,是中華傳統(tǒng)家常美食。但7日湖南省各級質監(jiān)部門在長沙市雨花區(qū)一個黑作坊內,卻查獲3.2噸違法添加炮制的“速成臘肉”。這種作坊涉嫌將劣質豬肉浸入胭脂紅、落日黃、焦糖色配置的溶液“過一遍”,再用可能產生硫化物、重金屬等污染的煤火快速烘烤,其間還涉嫌添加亞硝酸鈉。
經過前期明察暗訪,7日下午,湖南省、長沙市質監(jiān)執(zhí)法人員突襲長沙市雨花區(qū)黎托鄉(xiāng)花橋村一處食品加工黑作坊。在這個由幾間民房組成、無證無照的作坊內,堆放生肉的原料池用水泥砌成,洗肉池注滿臟水。“廠房”內幾個大盆里,盛滿了紅彤彤或者黑黢黢的液體。質監(jiān)部門初步調查認為,這些液體涉嫌用落日黃、焦糖色甚至胭脂紅等配制而成。作坊將豬肉浸入色素溶液,頃刻之間就能染色出黑黑的“鄉(xiāng)里臘肉”或者紅紅的“廣式臘肉”。進而,再將肉吊在煤爐上烘烤,能迅速制成各種“風味臘肉”。在這家作坊內,執(zhí)法人員還發(fā)現了亞硝酸鈉。
超量加著色劑
有可使人得癌
質監(jiān)執(zhí)法人員認為,炮制“速成臘肉”的作坊不僅非法生產、原料豬肉來歷不明,且涉嫌超量添加的日落黃、焦糖色素為國家明文規(guī)定謹慎使用的著色劑,涉嫌非法添加的亞硝酸鈉、胭脂紅則可能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甚至有致癌作用。使用煤火烘烤“臘肉”,還可能構成肉品硫化物、一氧化碳和重金屬超標污染。目前,質監(jiān)部門已經查封作坊,收繳現場全部成品、半成品和原料,同時追查前期產品去向。蘇曉洲
新聞
快評
如何讓食物鏈更安全
林鈞躍
民以食為天,民眾對“垃圾!薄八俪膳D肉”等食品假冒偽劣問題非常敏感。它不僅讓消費者上當受騙,更損害社會信任。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異常嚴峻。
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關鍵在于處于食品生產和供應鏈上的企業(yè)。食品生產企業(yè)信用制度的外在制度是由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和支撐的。社會信用體系正在建立一種新的市場規(guī)范,包括法律保障、征信服務和政府信用監(jiān)管。社會信用體系的核心任務是在市場上建立起失信懲戒機制,保證交易雙方的信息對稱,同時對失信企業(yè)進行市場聯防。失信懲戒機制能強制所有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都趨向行為上的誠實守信,同時使交易對方、社會公眾和政府監(jiān)管都能誠實守信。
市場聯防機制是對市場上失信行為進行的“群眾戰(zhàn)爭”,食品生產行業(yè)建立起食品安全評論員隊伍,同時對食品生產和銷售領域的宏觀和微觀問題進行研究和曝光。 同時深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推廣企業(yè)信用制度建設,是解決食品安全管理問題的治本之策。政府部門采取嚴厲監(jiān)管措施,則是對食品安全管理采取的強有力的治標方法。如果二者能很好地結合使用,將能達到對食品生產和食品安全領域問題的標本兼治,食物鏈才能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