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鄭州市東大街附近一男孩被母親吊在陽臺的晾衣鐵架上,拿樹枝不停抽打。男孩凄厲的叫聲引發(fā)上百名市民圍觀,紛紛跑到男孩家里制止。據(jù)家長介紹,男孩被打是因偷家里的錢在外打游戲,而且屢教不改。“打兒子是讓他長記性,兒子不打不成器!”
【現(xiàn)場】
男孩被吊打,引發(fā)百人圍觀
“在東大街和向陽街交叉口,一個男孩被他母親吊到3樓陽臺的鐵架上抽打,F(xiàn)場,男孩凄慘的叫聲引發(fā)了上百市民的圍觀。”昨日中午12時10分,市民李先生打來熱線說。
事發(fā)地點位于東大街一臨街居民樓的3樓,樓上有一突出的陽臺。記者趕到時,被打男孩已被圍觀市民解救下來,拉回屋內。商城路派出所民警也趕到了現(xiàn)場。
進入男孩家內,里面聚集了七八位上來制止的圍觀市民。“當時男孩被家長吊在陽臺的鐵架上打,眾人都看到了。當時,不少人都有疑問,打人的家長是不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實在看不下去,我們就都跑到樓上來找,并制止家長繼續(xù)打孩子。這么小的孩子,萬一打出毛病咋辦呢?”圍觀市民李先生說。當時,一少年還用手機拍下了男孩被吊打的畫面。
采訪時,記者注意到陽臺的晾衣架上有根繩子,旁邊還有根被打斷的棍子。“孩子的母親就是用這根棍子打孩子的。你看,拇指粗的棍子都被夯斷了。”另一市民指著棍子向民警說。
【調查】
男孩經(jīng)常跑出去打游戲,一天花了400元
記者見到被打男孩時,他正在洗澡。渾身一條條棍打的血痕,讓人看了觸目驚心。“誰打你的?用啥打的?”記者問。男孩怯生生地說:“媽媽用棍子抽的。都怨我偷家里錢,跑出去不回家。”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被打男孩姓劉,今年11歲,在附近一小學上六年級。“他經(jīng)常跑出去,我們滿世界找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孩子他媽才打了他。”男孩的父親說。
提到打兒子原因,母親羅某異常氣憤。羅某兩口是湖南人,在附近開了兩家復印店。“我平時也給孩子講道理,可孩子經(jīng)常跑出去玩,根本不著家。他中秋節(jié)前跑到同學家一住就是3天,我和孩子他爸都快瘋了,找學校、找老師、找同學。最后,讓老師給每個孩子發(fā)校訊通,才找到了兒子。你說,我能不生氣嗎?”羅某說,更讓兩口氣憤的是,兒子經(jīng)常偷店里的錢跑出去上網(wǎng)、打游戲。
“昨天他偷拿了店里的400元錢跑出去打游戲。今天早上回家時兜里只剩20元錢。感覺很氣憤,當時我一時沖動就打了他。”羅某說。
【家長】
孩子接連犯錯,如何教育很是無奈
采訪時,羅某反思說,在打孩子這件事情上她的確有過激的地方,但孩子屢次犯錯讓她感覺無奈。“之前孩子犯錯,我都是批評教育他。可現(xiàn)在,他的膽子越來越大,犯的錯也越來越嚴重。面對他時,我就禁不住發(fā)火。今天再次惱火后,我就打了孩子。”
“現(xiàn)在孩子該如何教育,成了我們兩口很頭疼的問題。我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如果放縱他這種行為,我感覺可能毀了孩子!如果不打孩子,還能有其他辦法嗎?”羅某無奈地說。
采訪時,對于是否要打屢教不改、特別頑皮的孩子,很多市民也是看法不一。有的認為:“孩子必須打,打了才能成才。”而有些家長則認為:“孩子需要平等溝通,不能打。”到底哪種看法對呢?讀者朋友,如果您有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妨撥打本報熱線0371-96211和大家分享一下。(大河報 記者李一川文晉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