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樓市限購政策沒有松動的跡象,市場上已經(jīng)幾乎看不到溫州看房團的影子,但偶爾也有溫州購房團的一些消息,比如某展會上,有網(wǎng)站組織百來名溫州人到杭州看房。
即便有大團隊撐場面,但團員的年紀偏大且購買意向不濃。當下有人懷疑:是不是來了溫州“會蟲”給開發(fā)商撐場面?
因偶爾的機會,記者接觸到一名溫州購房團團長,通過他的訴說,記者驚訝地發(fā)現(xiàn),其實從2008年起,這樣的“會蟲”一直都存在,今年尤甚。
對話者:張景(化名),溫州某公司總經(jīng)理,40余歲,擁有一家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人脈廣闊。自1998年起,進入房產(chǎn)行業(yè),此后開始從事帶團看房活動。
2008年以后,投資熱情就降了
記者:你的團隊里都是些什么身份的人?團隊是怎么形成的,規(guī)模如何?
張景(下稱張):商品房剛剛起步的時候,我就進入了這個市場。大約是2004年開始有了看房團,那時候溫州商人比較富裕,手頭上有一些閑散資金。我團隊里的團員都是一些有家底的人,各行各業(yè)都有。
想當年,別人邀請我們?nèi)ジ鞯乜捶,統(tǒng)稱我們“溫州購房團”、“溫州看房團”,到一個地方看項目,媒體、開發(fā)商就宣傳:溫州人來投資了。幾次下來,一些人經(jīng)常見面,互相熟識起來,加上本身的人脈資源,組織多了也就成了一個團隊。
我們的隊伍并不是一個絕對穩(wěn)定的機構(gòu),一般都是我找到下面幾個帶頭的人,再由他們叫更多的人,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這幾年人脈積累下來,我們的團員遍布樂清、瑞安、溫州城區(qū)等處,固定的人員達300多人。
記者:你組織的“溫州購房團”到開發(fā)商那里就是為買房嗎?
張:2004~2007年間,我的團員們絕對是各地購房主力。那時候大家都意識到房子是個優(yōu)質(zhì)的投資品。正如你們所知,通常拉上幾車人到項目上,大家一擁而上,幾十套、一層層地買。而我們因為購買力強,資金又充足,很受開發(fā)商歡迎,一般普通購房者還在排隊的時候,我們就由“綠色通道”直接進入售樓處挑房子了。
另外,開發(fā)商會邀請我們參加一些會議,例如產(chǎn)品說明會、推薦會、房產(chǎn)論壇等。因此,此類活動我們也會集中組織承辦。
2008年樓市受政策影響嚴重,我的團員們對樓市的態(tài)度開始冷靜下來。雖然有購買意向,但比較慎重。他們仔細了解市場,比較各處樓盤后再下單。而2011年限購限貸的房產(chǎn)政策出臺后,我們團隊里的人幾乎都進入了觀望期,組織活動的味道也就有點變了。
溫州購房團,已是一種營銷手段
記者:找你們合作看房的主體一般是誰呢?合作方式有哪幾種?
張:我跟媒體的關(guān)系很好,最早都是他們來聯(lián)系我,組織人去看房。慢慢地,一些開發(fā)商也會找到我,作為一種營銷手段,哄抬開盤或者一些推薦會、說明會的氣氛。算是另類廣告吧,F(xiàn)在,很多網(wǎng)絡(luò)媒體也會找到我,商談合作的事。
合作方式有很多,有時候是媒體作為組織方,就像杭州這次十月房交會,就是由某網(wǎng)站組織我們?nèi)サ模换蛘唛_發(fā)商直接找我們。前兩年,我就接了很多蘇州、河南的樓盤項目,我們會象征性地預定一些房子,之后再取消;當然,媒體與開發(fā)商聯(lián)手合作的也很多。
記者:今年的生意怎么樣?
張:今年調(diào)控那么嚴格,我前往杭州的生意只接了兩單,都是開發(fā)商和媒體合作的形式。就在前些日子,山東榮成的一個樓盤負責人找到我,希望我每周組織20~30人去看房,持續(xù)時間為一年,需要來自溫州不同地區(qū)的“購房者”哄抬樓盤氣氛。盡管市場不好,收入比不上過去,但開發(fā)商也缺不了我們,需要我們給真正的購房者以信心。
記者:現(xiàn)在政策比較緊,很多人想買都沒有資格,你們這樣組團看房、參加會議,是否有真正購買的意向?
張:我們現(xiàn)在不入市,一方面確實是由于政策買不來;另一方面,大家都經(jīng)歷過過去的瘋狂,那時候雖然房價漲得快,但估算下成本和賣價,大家普遍覺得合算,自然下手快,買得也多。再算算2009年后的樓市價格,折算地價和建安成本,就沒那么吸引人了。而2011年調(diào)控如此之嚴,組團看房就不是投資,而是我們的一種盈利方式了。
“會蟲”是媒體給我們起的名字,以前我們可是實實在在地買了不少房子的。如今,我們團隊里去投資購房的倒是真得很少,這也是沒辦法。一百多人過去看房,10%以上的人有成交就很不錯了。上個月,我們組織到杭州看了5個樓盤,近兩百號人,最終下單的只有個位數(shù)。
去外地看房,人頭費150元/人
記者:照你所述,是否可以說,你的團隊自2008年開始實際上已經(jīng)不以購房為主要的目的,實際的作用就是為開發(fā)商服務(wù),抬抬人氣?
張:差不多可以這么說吧。雖然2009年、2010年看起來成交很火,但在我看來,房子買多了自然經(jīng)驗豐富,溫州人買房已經(jīng)謹慎很多。不過,由于此前我們在整個樓市里大肆買房造成的影響,使“溫州購房團”這個稱號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記者:現(xiàn)在你的團員為什么不買房了,還是會參加看房團?
張:團員里有一些是過去的投資客,確實還有購買力,只是如今沒了購房資格;還有一些就是閑置在家的人,過去就經(jīng)?捶。如今的形勢下,與其閑在家里,不如到處走走看看,包吃包住,還有專人接待,再拿點禮品,也算是一種不錯的消遣吧。
記者:你們的出場費大概有多少?一般由誰來支付?
張:一般來說,路費、食宿之類的肯定是由邀請方支付,此外,我們會按人頭來算費用,現(xiàn)在的市場價格大約是150元/人。當然,團員本身是拿不到那么多的。但我會為他們向開發(fā)商要求一些禮品。(記者 貝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