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公司說肯定能給我們找到一份短工,包吃包住,可是我們交了一堆錢之后,最終連公司的門都沒進!”近日,記者頻頻接到在校大學生打來的電話,他們反映,青島汽車北站附近的一些中介公司,以幫大學生介紹暑假兼職為由騙取中介費,雖然中介的名字都不同,但是伎倆很雷同。7月23日,記者以大學生的身份 ,對青島汽車北站的一家中介公司進行了暗訪,發(fā)現(xiàn)里面陷阱重重。
至少200人被職介騙了
7月22日,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學院的小劉向記者反映,自己和30多名同學在青島汽車北站附近的一家職業(yè)中介公司找工作時,遭到了欺騙。中介公司依次向他們每人收取了信息費、服裝費、體檢費、保險費共計230元后,把他們帶到城陽一家工業(yè)園的一個集體宿舍。
“當時中介公司給我們30多個人一起開了一張收據(jù),本來說把我們介紹到一家電子廠上班,可他們卻讓我們住在公寓里,說廠里會主動聯(lián)系我們,可是我們在宿舍里住了兩天,也沒有接到廠方任何通知。”小劉說,同學們回去找中介時,由于把中介公司給他們開的收據(jù)丟了,中介公司干脆矢口否認曾經(jīng)收過同學們中介費的事實。“住了幾天,身上實在沒有多少錢了,都不知道怎么跟家人說。”小劉告訴記者,在集體宿舍住宿的那天晚上,通過跟住在一起的同學們交流,他發(fā)現(xiàn)集體宿舍里至少有200人有相同的遭遇。
交了錢以后職介玩蒸發(fā)
無獨有偶,7月23日,在青島理工大學黃島校區(qū)上大二的小潘也向記者反映了類似的情況。小潘說,放暑假前的幾天,有兩個自稱是城陽一家職介公司工作人員的青年到學校里來招聘暑假工,同班一共有24名同學報了名。
“本來說要把我們介紹到黃島的一家電子廠,可是中介公司不停地催促我們交各種各樣的費用,報名費、住宿費、飯卡工本費、體檢費等,一共交了兩百多塊,還拖著不告訴我們面試的時間和地點。”小潘說,她和同學們被安排在一個名叫新安公寓的宿舍樓里,30多個人擠在一間屋里,等了兩天也沒有等到面試的通知,后來再也聯(lián)系不到收他們錢的那兩個小伙子了。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還有一些來自濟南、淄博、煙臺等地的大學生,和青島這邊的同學聯(lián)系想一起打工,結(jié)果也遭到這些中介公司欺騙。
這家職介的騙人“四步曲”
雖然受騙者各自的經(jīng)歷不同,但是記者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都表示,是在青島汽車北站附近的中介公司受騙的,那么,這些黑中介到底有什么招數(shù)呢?7月23日,記者來到位于城陽區(qū)的青島汽車北站,發(fā)現(xiàn)附近類似的中介公司有十多家。記者以在校大學生的身份應聘短期工,體驗了他們騙人的伎倆。
第一步:想找啥工作都能給介紹
“找工作嗎?”記者來到一家名叫鑫澳洲的中介公司,剛剛想要瀏覽貼在外邊廣告牌上的招工信息 ,就被一個小伙子拉著往里走,“要找什么工作?進來看看,你是要找長工還是短工?”
這家中介公司的辦公地點是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房間里有一張辦公桌和一張沙發(fā)。兩個 20歲左右的小伙子擠在一張辦公桌旁,其中一個是紅頭發(fā),另一個是光頭。“是大學生吧?”光頭男讓記者坐下,開始詢問情況。“想找個什么樣的工作?”記者告訴他9月份開學,想找一個月的短期工。
“你就說想干什么吧,想干什么我們這里都能給你介紹,干多久都行,工資有按天算的,也有按月算的,我們就是為了給大學生提供機會。”染紅頭發(fā)的小伙子這樣告訴記者。記者告訴他在校專業(yè)是電子方面的,想找個跟電子信息工程相關(guān)的工作,紅發(fā)小伙表示有很多崗位可以提供。
“前一陣子我們一次性介紹了200多名你們大學的學生過去了。”紅發(fā)小伙向記者推薦的是位于城陽丹山工業(yè)園的易音特電子有限公司,“因為你只干一個月,所以工資不會太高 ,也就2600塊錢,但是包吃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