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我的眼里沒有差生
薛躍娥從來不將學習差的學生稱作“差生”,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了一個詞:“潛能生”。她說,學習不好的孩子僅僅是學習方面出了問題,其它的方面也許比別人優(yōu)秀。
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個在學習、紀律等方面比較落后的學生,由于他們屢遭失敗,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所以對班集體有較大的“破壞力”。對這樣的學生,薛躍娥總是給予特別的關注。
多年來,薛躍娥帶的都是六年級班主任,每接一屆新學生,她都要先檢測一下他們的學習水平,然后根據(jù)每個學生的水平設置4種“作業(yè)套餐”,第一種是針對優(yōu)秀生的,重在能力的培養(yǎng),題量大一些難一點,最后一種是基礎知識的鞏固,題少而簡單針對基礎沒有打好的孩子,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自由選擇,以便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進步的快樂。
森,長的高而健壯,就是不愛學習,最愁的事是寫作業(yè),從不按時完成作業(yè)。森開始選擇的是第四種作業(yè),第二天他果真完成了,薛躍娥借機大大表揚了森,森也許是第一次得到表揚,臉上寫滿了興奮。第二天,他又選擇了第四種作業(yè),薛躍娥不僅表揚他,而且對他表示出信任,森更興奮了。第三天,森選擇了第三種作業(yè),字寫得很認真,薛躍娥還是表揚,同時獎給他一本本子。一星期以后,森選擇了第二種作業(yè),再后來,森選擇了第一種作業(yè),優(yōu)等生的作業(yè),最后期末檢測他真就到得了優(yōu)等生的成績。森上中學后還擔任了歷史課代表和微機課代表。
薛躍娥說,有兩件“傻事”她不干:第一,學生寫錯了字,或沒完成作業(yè),罰寫十遍甚至幾十遍。第二,學生完不成家庭作業(yè)或上課回答不上來問題,甚至學生在課堂上做小動作,把學生攆出教室或者罰站!跋胂胨麑懸槐槎紝懖缓,罰寫十遍或二十遍,他能寫好嗎?他的心里只是在數(shù)著遍數(shù)或是對老師充滿了怨恨。至于罰站,站著那么多同學在看他,能聽好嗎?他是聽不好的。本來學過的知識沒掌握好,新的知識又沒聽進去,不會的東西越來越多,差生就這樣被‘培養(yǎng)’出來了!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能,在我的眼里沒有差生。對待學生,最重要的是看到他們的優(yōu)點,多表揚、多鼓勵,讓學生懂得自尊、自重,產(chǎn)生自我上進的動力!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薛躍娥的“知性”,讓她的學生成為天底下最幸福的學生。 真愛,讓我的牙齒天天曬太陽
“讓我們的牙齒天天曬太陽”,是薛躍娥最愛說的一句話,也是她做報告時PPT上最愛打出的一條結(jié)束語。
薛躍娥喜歡笑,喜歡“牙齒天天曬太陽”的感覺。
她為什么如此快樂?熟悉她的青島大學教授曹安娜曾經(jīng)這樣描述:“有人說,躍娥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zhì),這種氣質(zhì)吸引著我去了解她。我發(fā)現(xiàn),她是一本值得品讀的書!第一次見到她,就發(fā)現(xiàn)她有一種美,那是一種單純的美、淳樸的美,這種美麗來源于心靈的光芒。品讀薛躍娥,首先讓我想到的,她不僅僅是一位好老師,更重要的是一個好人。她愛學生,愛教育事業(yè),愛家庭,愛生活,愛自然,愛朋友……她樂觀向上,心中充滿美好。這樣的人怎么能不美麗?”
是愛,讓她如此快樂,如此幸福!是愛,讓她對小小鄉(xiāng)村教師崗位,如此投入,如此陶醉。
她總是“變著花樣”教育學生,讓孩子們在新鮮與好奇中學習新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她信奉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認真地去實踐。她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自然,走進生活。巍巍大山上,她常帶領學生摘野果、作詩歌,感受秀麗風光,體會自然之趣;滾滾浪濤邊,她常帶領學生賞海景、撿貝殼,讓心隨大海徜徉;她經(jīng)常帶學生到敬老院里給老人梳頭、洗臉、表演節(jié)目,讓孩子親自去感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周末,她帶領學生走進社區(qū),走向貧困家庭。撿拾垃圾,幫助困難家庭解決問題;秋天,豐收的時候,她還會帶領學生到菜地幫農(nóng)民挖蘿卜,收白菜;她帶領學生到青島前灣港與勞動模范許振超親密接觸,讓學生知道,模范就在自己身邊。
隨著城鎮(zhèn)化的推進,農(nóng)民住進了樓房,農(nóng)民的孩子開始不識稼穡!鞍邀溍绠敵删虏,以為花生是樹上結(jié)的,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庇谑牵炎约谊柵_當作實踐基地,讓學生種菜,讓學生親眼見證植物成長的過程,學會觀察,學會記錄,不再寫“流水日記”;她買來西紅柿種子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回家栽種,讓學生體會一顆小小種子生長的奇跡;她讓學生把捕來的龍蝦、捉來的蛐蛐養(yǎng)起來觀察,寫出令人欣喜的觀察日記……
真心、真情、真愛,造就出薛躍娥老師美麗“知性”。從教之初,她并沒有讀過多少教育專著,今天捧起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才發(fā)現(xiàn)自己“原生態(tài)”的探索,原來大師們早有著述。這樣的巧合,讓我們看到教育的真諦,是大愛。
薛躍娥的博客起名“麥穗青青”,她說,寓意永遠年輕,在教育的道路上永遠有激情。她說,她這輩子最想做的就是老師,博客的卷首寫著:走近我走近陽光做個陽光的女人把快樂幸福帶給你,我是一個幸福的女人。本報北京9月7日電(記者 王慶環(huán))
獻給最美鄉(xiāng)村教師 致薛躍娥
鄧凱
“老師,你坐下來講課吧,你累了!”
“老師不坐。因為老師的職業(yè),是站立的事業(yè)!
18歲第一次走上講臺,
成為那所學校唯一的老師,
沒有一分錢,但你是快樂的“傻姑娘”。
在寒冬,你總要帶著學生跑上幾圈,
暖和了才開始上課;
給學生補完課,在荒無人煙的山路上,
一彎新月,為你驅(qū)趕著回家的夜色。
年輕時,學生喊你“老師姐姐”,
現(xiàn)在,學生喊你“老師媽媽”。
這是個偉大的稱謂,
是孩子們送給你的愛的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