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年11月25日,中國援助馬其頓校車項目交接儀式在馬總理府舉行。中國政府代表駐馬其頓大使崔志偉正式將援助校車交付馬副總理阿里菲。
崔大使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正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雖然面臨經濟結構調整、發(fā)展模式創(chuàng)新等諸多挑戰(zhàn),但一直對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方已先后向馬方提供了人員培訓、學校改建、電腦物資等多個援助項目,為馬其頓經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貢獻。此次援馬校車將進一步改善馬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體現(xiàn)了中方對中馬關系的高度重視。
阿里菲副總理對中方無償援助表示感謝,并表示今后將會繼續(xù)與中方密切合作,推動各領域交流合作進一步向前發(fā)展。
援馬校車制造商中國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出席了儀式,并介紹了校車的功能情況。(大河網)
消息一經新聞門戶及微博轉載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輿論將此消息同9天前發(fā)生的甘肅慶陽校車事故比照,21條生命逝去造成的傷痛尚未完全平復,捐贈馬其頓校車猶如火上澆油,助燃負面輿指上躥。網絡言論語義分析顯示,“反對”占壓倒性優(yōu)勢,其中甚至有網民借古語“寧贈友邦,不予家奴”來諷今。
26日,新浪微博上有人發(fā)起投票“你對中國向馬其頓援助校車怎么看?”截至27日15點,共有12622名網友參加投票,其中88%網友選擇“反對!中國孩子情何以堪”;8%網友選擇“淡定。就事論事,不必多作聯(lián)想”;只有4%網友選擇“贊成!應該從外交意義加以肯定”。多數(shù)持反對觀點的網絡言論質疑在此節(jié)骨眼上發(fā)布這條消息目的何在,更多言論直白地點明“無償捐贈馬其頓校車,請給一個對得起本國孩子的理由。”
校車援馬消息曝出后,亦有為數(shù)偏少的言論在微博、論壇和貼吧等辯稱,校車并非中國政府援助馬其頓的,而是校車生產商宇通公司2009年中標馬其頓公交車采購項目,贈送了這幾輛校車做促銷的。SN S媒體的傳播效率和渠道并沒有讓這一小眾聲音湮沒。微博等媒介的自凈作用讓對針小眾反對聲音的澄清行為更加高效和自發(fā)。有網民向宇通公司求證獲知,本次援助馬其頓校車是外交部捐贈,完全是政府行為。較為溫和的觀點認為,民眾無法裁定政府外交行為對錯得失,但政府在對外捐贈的時候應考慮時機和民眾感受。
27日零點,騰訊和網易轉載的這條新聞關閉了跟帖功能。雖然外交部官網事后刪除了該新聞稿,但相關圖文截圖已傳遍網絡。(凱迪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