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年男男GV,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中文天堂在线www

  315投訴、打假維權首選網絡平臺 
返回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速遞 > 食品煙酒 >

專利是不是“尚方寶劍” 調和油標準是給誰定的

時間:2010-06-11 11:26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
  

  就調和油而言,市場快速增長,它的暴利成為油脂廠商最看中的。但對于很多消費者比較熟悉的調和油,目前則還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

  專利是不是“尚方寶劍”

  1∶1∶1是什么?很多消費者,尤其是每天都和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的家庭婦女可能都會知道是近幾年來食用油品牌金龍魚的廣告主旨。當年馬來西亞糧油企業(yè)嘉里集團來到中國后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金龍魚第一代調和油,這也是馬來西亞的糧油企業(yè)帶給我國食用油行業(yè)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后來的第二代調和油一直是該企業(yè)占據中國市場的主要產品之一,并一直占據著國內食用油市場超過一半的份額。2006年7月31日金龍魚第二代調和油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并獲國家發(fā)明專利,中國糧油學會技術進步二等獎。

  近日,深圳食用油巨頭南順(香港)集團對外公布,其旗下的“紅燈”4∶1配方的營養(yǎng)平衡調和油上市,并高調宣稱改配方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fā)的國家發(fā)明專利證書,并全面更新包裝與瓶形,提升品牌形象,加入食用調和油高端市場角逐。南順的負責人表示,在市場對食用植物調和油新國標的期待與觀望中,“紅燈”攜突破性科學配方,首個提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營養(yǎng)成分4∶1的合理比例,并將食用油引領至人體健康領域:要做到膳食營養(yǎng)平衡,亞油酸ω6和α-亞麻酸ω3含量亦必須保持4∶1比例。    

  這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到底調和油的營養(yǎng)比例應該是多少?是不是有專利就是好的。無論是1∶1∶1也好,還是4∶1也好,消費者并不能像科學家一樣明白其內含,更無從知道哪種才是最好的,這樣就需要有行業(yè)的標準來引導消費者選擇,如果沒有標準,消費者只能盲從。

  目前市場上的食用油種類多達幾十種,讓人眼花繚亂,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山茶油、橄欖油,還有花生調和油、大豆調和油、茶籽橄欖調和油等混合品種命名的調和油產品名目繁多。許多營養(yǎng)專家都在公開場合提出,食用油應該換著吃,不能總是吃一種油,而最簡單的方法是吃調和油,就可以達到同時攝入多種油品的目的。食用調和油是將兩種以上經精煉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調配制成的食用油,對食品技術的要求顯然比其他種類的食用油更高。也因為如此,在消費者眼里,調和油總像蒙著一層神秘面紗。

  對于消費者的種種疑慮,中山大學營養(yǎng)學教授蔣卓勤說:“消費者往往認為越貴的油,就越有營養(yǎng)價值,卻忽略了油也要粗精搭配。就像食物中粗糧與精糧的搭配一樣,不同品種的粗精油混合搭配,更能幫助人體吸收營養(yǎng)平衡的脂肪酸。與其他食用油相比,符合科學配方的調和油更能為食用者提供更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

  世界衛(wèi)生組織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建議,人類在日常的油類中攝取的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應該是1∶1∶1。此前的金龍魚第二代調和油調和符合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它的油品的本身的膳食脂肪酸的比例是0.27∶1∶1,而為什么產品本身不能做到1∶1∶1呢,益海嘉里糧油的解釋是加之日常攝入包括肉類、蛋類和蔬菜、谷物等的食物綜合而言,達到它所倡導的“1∶1∶1”膳食脂肪酸平衡。在金龍魚以此為傲大肆宣傳時,就被質疑其比例是不可能達到的。金龍魚的聲音在強大競爭對手的攻勢面前,顯得相當弱小而缺乏底氣。金龍魚解釋,“1∶1∶1”只是概念的倡導,而其產品油瓶的標簽上寫明了油中3種脂肪酸的比例是0.27∶1∶1。對此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這個比例是企業(yè)自認為的合理比例,是個理想狀態(tài),能否達到這個比例,沒有一個測量標準。首先,人與人的機體條件不同;其次,每天攝入的食物能量更是不相同,怎么可能通過食用0.27∶1∶1的食用油,加上吃些食物就達到1∶1∶1,有可能達不到,更有可能超過。

  據了解,有的調和油成分比較單一,只有三四種,有的調和油則由八九種油料構成。但記者并未在任何調和油包裝上看到油種的具體種類和成分含量介紹,雖然各品牌調和油對構成油料成分標注比較詳細,但每種油料的具體含量和所占比例,大多數品牌在標簽上并沒有進行明示。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調和油一般都沒有所含油料的詳細含量,但是順序是按照含量多少來排的。面對消費者的疑惑,中國糧油學會常務副會長兼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表示,一般來講,所有的食用油產品,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都是安全的、有營養(yǎng)的,都對健康有好處,只是包含營養(yǎng)成分的程度不同而已。其實,對于食用油模糊的成分含量和比例,消費者只是想弄個明白,如果企業(yè)不能給個明白,或許給個大概比例也可以吧,為什么就是不敢呢。

  標準是誰的標準

  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一些所謂的花生、大豆調和油、茶籽調和油,其實純花生油和純茶籽油僅有2%-5%,其余則是廉價的大豆油和棕櫚油。

  據了解,目前我國大多數食用油產品都有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如《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5項食用植物油產品國家標準,就在2003年10月1日集體“上崗”。另外,經過修訂后的國標《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也已于2005年10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該標準分別替代了此前于1988年、1991年和1994年頒布實施的3個國標。同時已經實施的還有《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的分析方法》、《食用植物油銷售包裝》等配套的國家標準。

  就調和油而言,市場快速增長,它的暴利成為油脂廠商最看中的。但對于很多消費者比較熟悉的調和油,目前則還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食用調和油一度成為今年3·15被曝光的對象。不少企業(yè)和消費者呼吁盡快出臺相應的國家標準,但食用調和油國標出臺卻是一波三折。

  2004年新的國家食用油標準開始施行后,當時食用調和油的隨意勾兌現象、標識混亂、名稱繁雜的問題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食用調和油的國家標準制定工作也提上了國家糧食局等有關部門的議程。2007年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上,形成了《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送審稿)》,2008年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開始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到2008年10月25日,但至今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仍未出臺。一些糧油集團提出以占比1/3或者50%的油料來給調和油命名,名稱中所涉及的原料油由前到后比例遞減等意見,例如花生大豆調和油,名稱中所涉及的原料油由前到后比例遞減,而且由兩種油調制而成的調和油,其中的主原料比例應不少于50%。另外,以占比1/3的比例命名的話,“純正橄欖調和油”含有3種成分,既然以橄欖油來命名,那么橄欖油的占比應該在1/3以上,才算得上比例最大,但從初榨橄欖油的價格來推算,該產品中初榨橄欖油的占比難以超過1/3。

  而現在的行業(yè)內部,企業(yè)的調和油品種,大多是一種主要的油種占到90%以上,而僅有不到10%的其他油種,其中的主要油種大多是廉價的大豆油等。據了解,金龍魚的第二代調和油中大豆油就占到90%還多。

  至今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也未出臺。業(yè)內人士呼吁:“我們希望食用調和油國標早點兒出臺,標注成分比例是應該的,我們現在沒法標,因為大家都不標,我們標了,反而處于劣勢,我們其實希望標注。”一位參加了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的制定的業(yè)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家標準難以敲定還有一個難題需要解決,他說:“如果是單獨的菜籽油、大豆油,摻其他的油,哪怕只有5%,也能檢測出來,但是做成調和油后,就只能檢測出特定油種,具體比例測不出來,因為脂肪酸結構組成各種油差別不大,所以很難檢測。”有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調和油標準遲遲不能出臺的另一個原因是,糧油行業(yè)內部、企業(yè)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

  此間,有糧油行業(yè)專家指出,調和油市場的混亂是企業(yè)的混亂,對百姓的健康也不會造成什么威脅。食用調和油雖然沒有國家標準,但是在出廠時還是要符合國家對所有植物油的統(tǒng)一衛(wèi)生標準的。從健康角度講,只要符合國家衛(wèi)生標準的油就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記者杜薇姜虹)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最新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質量新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