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9月19日,聯(lián)合國召開預防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高級別會議,認為非傳染性疾病已成人類的頭號殺手,2008年全球有3600萬人死于非傳染性疾病,占該年全球死亡總人數(shù)的63%,其中90%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
預防非傳染性疾病,正確的健康知識和先進的健康管理模式非常重要。中國健康管理專家說,現(xiàn)在大家都比較重視每年一度的體檢,但傳統(tǒng)體檢在預測健康風險方面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靶向體檢助歐美人癌癥率下降
非傳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癥和慢性呼吸道疾病,通常也被稱為慢病(與生活方式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低中收入國家因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的人數(shù)5倍于因傳染性疾病死亡的人數(shù)。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預測,未來10年,全球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率將上升17%。
聯(lián)合國發(fā)布該信息的同一天,“北大MBA校友會健康管理基地”正舉行揭牌儀式,6000名校友將接受與以往體檢不同的全新健康管理服務。中華醫(yī)學會健康管理學會常委、北京健康管理協(xié)會副會長王占山教授說,非傳染性疾病有個特點是致病原因清楚,國際公認的四大因素是煙草使用、缺乏身體活動、有害使用酒精和不良飲食。如何從這四個方面入手進行預防?除了注意日常生活習慣外,改進體檢理念和方式很關鍵。
現(xiàn)在大眾越來越重視體檢報告。但傳統(tǒng)體檢,就像讓人在一本字典里找一個錯字,很難找。很多單位都有這樣的情況,體檢報告正常,但沒多久就有人得了腫瘤,體檢漏診了;但如果告訴你字典某頁至某頁間可能有一個錯字,找起來就容易很多,這是最新的健康管理——靶向體檢。
哈佛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說,美國曾通過各種付費機制倡導全民體檢,但研究發(fā)現(xiàn),10年的體檢并沒有對美國人疾病的發(fā)病率、死亡率產(chǎn)生影響,所以后面他們走的就不是這條路,而是通過私人醫(yī)生——社區(qū)體檢來管理人們的健康。
美國有嚴格的健康指南,告訴人們怎么體檢。比如,胰腺癌平均生存率就是45天,其兇險在于胰腺位于人腹膜后面,平時做B超根本看不到,所以一般B超體檢報告會說一切正常,但過兩個月,可能就發(fā)現(xiàn)已到癌癥晚期了。相反,如果你知道自己是胰腺癌高風險人群,大夫就不會讓你做一般的B超,而是會先給你一包瀉藥,等腸子空了再做B超,那樣就會比較清晰地看到胰腺的狀況,以便提早預防。美國84%的醫(yī)療費用于治療慢病,近10年來慢病沒有呈增長趨勢。50%高血壓患者得到控制,腫瘤發(fā)病率在下降。1972-2004年,美國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了58%。歐盟慢病發(fā)病率得到有效控制,日本慢病也在下降,腫瘤控制率每年以0.3%的速度下降。但我們的慢病和醫(yī)療費用都在增加。中國83%的死亡與“富貴病”有關。蘭德公司預測,從2005年到2015年,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將使中國的GDP損失5580億美元。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