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今晚報》訊 “花生調和油可能只含一點花生油,橄欖調和油也無法知道添了多少橄欖油!泵鎸κ袌錾狭宅槤M目的各種調和油,一位業(yè)內人士提出了目前食用油市場存在的不合理現(xiàn)象。據(jù)了解,由于現(xiàn)在還沒有國家強制標準,食用調和油標簽缺乏所含成分比例的標注,個別廠商甚至利用這個漏洞誤導消費者購買低成本調和油。
只標有什么不標含多少
和老百姓過日子分不開的食用油近年來新增了不少新品種,其中調和油也從以前單純的“菜子油+大豆油”,演變出了多種多樣名目繁多的調和油。記者昨天在麥德龍、人人樂等超市看到,“谷物調和油”、“花生濃香調和油”、“堅果調和油”、“橄欖調和油”等調和油有十幾種,價格也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仔細觀察外包裝標簽,上面詳細標注了含有的成分,少則由兩種油料組成,多則達到近十種,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子油、芝麻油等,有的以單品種油品命名的調和油,如花生調和油,其中的成分也有六七種之多。雖然成分標注很詳細,但是具體每種油含量占比有多少,卻沒有一個品牌調和油在標簽上進行明示。
選調和油“跟著感覺走”
在超市食用油貨架旁,一對中年夫婦看了看不同品牌油品的價格和包裝,拎起一桶花生調和油放進了購物車。針對記者的提問這對夫婦稱:“這桶油包裝上寫著是花生調和油,感覺花生油應該占大部分吧!彪S手拿了一桶橄欖調和油的消費者王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說道:“看標簽上寫著大大的橄欖字樣,以為是橄欖油呢,一看價格也不貴就買了,你要不說我還真沒注意,這底下還寫著‘調和油’幾個小字呢,不過即使是調和油,不也說是健康產(chǎn)品嗎!蓖ㄟ^隨機采訪發(fā)現(xiàn),消費者選購調和油大都跟著感覺走,隨著商家的宣傳走,也有消費者提出對調和油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選擇。
容易誤導消費者
據(jù)某位業(yè)內人士透露,一些以某種高價油如花生油、橄欖油、茶樹油命名的食用調和油,給消費者一種錯覺,認為里面所含的花生油、橄欖油、茶樹油是主要成分,其實價格不低的調和油里可能只含一點高價油而已,個別商家還通過添加香料,使得高價油含量微乎其微的調和油具備濃郁的味道。天津市糧油協(xié)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目前我國還沒有關于食用調和油的統(tǒng)一標準,各家企業(yè)都根據(jù)自己的企業(yè)標準進行配比生產(chǎn),具體比例商家也不用必須在標簽上注明,而是主要看成本高低。這樣一來標簽不夠明確規(guī)范不說,也讓一些商家鉆了空子,借機誤導消費者。“添加20%的花生油叫花生調和油,加了1%的花生油也可叫花生調和油,這種隨意制定比例現(xiàn)狀應改變,油品外包裝標簽上也應該明示比例。”
據(jù)介紹,國家相關部門已著手制定《食用調和油》國標,在草案中首次提出,當以某種或某類原料成品油對產(chǎn)品進行冠名時,應注明該種或該類原料成品油的實際含量,且文字和數(shù)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mm。當以某種功能性因子(成分)對產(chǎn)品進行冠名時,應注明該功能性因子(物質)的學名和實際含量,且文字和數(shù)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mm。另外還應標注所添加的香精、香料。屆時,消費者選擇調和油將可通過標簽來了解其具體成分含量,進而更加明明白白地消費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