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首座餐廚垃圾處理廠內部。(資料圖片) |
![]() |
餐廚垃圾處理廠位于燕嶺路473號。記者海國攝 |
首先處理市委、市政府和各區(qū)機關日產的餐廚垃圾,若運行成功將向全市推廣
本報訊 “不僅僅是主干道次干道,每家每戶都要有垃圾分類設施。”廣州市城管委主任李廷貴在該委昨日召開的媒體通報會上透露,廣州正計劃通過政府出資或者企業(yè)贊助等手段,為全市每戶家庭免費發(fā)放垃圾分類桶。
據悉,日處理能力達到2.4噸的廣州市第一座餐廚垃圾小型處理廠預計本月23日投入試運行,首先將處理廣州市委、市政府和各區(qū)機關日產的餐廚垃圾,若運行成功,分散處理餐廚垃圾的這一模式將向全市推廣。
中心六區(qū)每區(qū)先建一個
“我們計劃中心六區(qū)每個區(qū)都先建一個小型餐廚垃圾處理廠,成功以后在全市推廣。”李廷貴介紹,在大型餐廚垃圾處理廠的選址還沒確定之前,將由各區(qū)先自行建設小廠。全市首座日處理2.4噸餐廚垃圾的小型處理廠預計本月23日投入試運行。
昨日,記者來到燕嶺路473號——處理廠所在地,這里是越秀區(qū)環(huán)衛(wèi)車隊的車場,在車場內垃圾壓縮站的旁邊,工作人員正緊張地進行車間裝飾、燃氣施工、設備安裝等工作。工作人員介紹,處理廠引進的是北京嘉博文公司的處理設施,廠區(qū)不大,占地面積約165平方米,卻建設有處理車間、庫房、分揀區(qū)等,其中處理車間面積約102平方米,準備設置3臺BGB-SCZ56型生化處理機。
處理產物為蛋白飼料和有機生物菌群
市城管委設施處處長徐桂林介紹,垃圾處理后最終的產物為蛋白飼料和有機生物菌群,在市場上有一定的銷路。
據悉,市城管委自身也在開展有機餐廚垃圾好氧堆肥和厭氧消化生化實驗,目前,已取得階段性實驗成果,下一步將進入較大規(guī)模生產性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