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處于房地產調控政策非常關鍵的時刻,就調控的需要而言,無需出臺新的政策,但相關部門應像國土部門一樣,更加明確地向外界傳遞政策信號,避免調控政策半途而廢。
在全國房地產市場走勢依舊迷亂的情況下,最近,國土資源部和南京市土地管理局的兩條信息似乎仍然透露出了管理層對于未來房地產市場調控走向的確切信息。
7月2日,南京市國土局發(fā)布了今年第三號“收地令”,2007年底成交的一個地塊因長期欠繳土地出讓金,被收回了土地使用權,并沒收開發(fā)商繳納的1.065億元定金;另一則消息是國土資源部總規(guī)劃師胡存智在日前召開的2010房地產夏季峰會上指出,國土資源部將嚴格規(guī)范土地出讓制度,對于已出讓的土地,土地出讓價不低于當?shù)鼗鶞实貎r70%,保證金不低于出讓最低價30%,這比國土部3月份出臺的文件中關于開發(fā)商拿地成本的規(guī)定足足提高了一成,對于開發(fā)商的資金鏈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對此,外界的普遍猜測是,國土資源部透露出未來房地產調控的決心和信心。
似乎是為了正面回應外界的猜測,7月4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呈現(xiàn)出量跌價滯的態(tài)勢,再過一個季度左右房地產市場可能會面臨全面調整,房價會有所下降,但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說!
筆者認為,在時下各界對于房地產調控政策何去何從、未來房價撲朔迷離的情況下,國土管理部門通過嚴格土地執(zhí)法,提高開發(fā)商的拿地成本,在打擊炒地、囤地等行為的同時,在政策層面的確透露出了一些積極的信號,使得外界對于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持續(xù)性有了一定的信心,避免了不必要的誤讀和猜測,對于國家調控政策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的維護也大有裨益。
當然,對于國土部門而言,加強土地執(zhí)法力度,從嚴治理土地市場的亂象將是一個常態(tài),但在民眾對于整個政策的走向疑慮重重的情況下,能夠以實際行動維護政策的權威性,難能可貴。我們看到,從“10號文”出臺到現(xiàn)在,整個房地產的交易量雖大幅下滑,但是房價依舊維持在高位,處于僵持階段。而開發(fā)商賴以對抗調控政策的最有力武器就是“不差錢”,在這種情況下,提高土地出讓金的比例有利于傳遞政策信號,同時也促使開發(fā)商在整個房地產交易的價格方面出現(xiàn)靈活的變化。
但是,很顯然,由于中國房價牽涉的利益層面非常復雜,房價的真正合理回歸,需要各部門的合力,單靠國土管理部門的“硬挺”恐怕很難撼動高房價。特別是目前政策信號并不明確,面對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房地產市場的各個博弈方對未來房地產的走向還抱有幻想,認為國家為了確保經濟增長可能會放松調控等。
也就是說,目前處于房地產調控政策關鍵時刻,就調控的需要而言,無需出臺新的政策,但相關部門應該像國土部門一樣,更加明確地向外界傳遞政策信號,避免調控政策半途而廢。
□馬光遠(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