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新學期開始以來,在各高校的學生論壇和校園海報欄里,有關(guān)租房的信息非;鸨。雖然教育部原則上不允許學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各高校也制訂了相應(yīng)的管理辦法,對申請校外住宿作出了有關(guān)規(guī)定,但是選擇在校外租房的學生仍不在少數(shù)。
租房原因多為自由
杭城某高校學工部專門作了一次調(diào)查,在校外租房的學生有近600人,占在校本科生的1.6%。其中,男生人數(shù)遠多于女生。
大學生校外租房的原因很多。相比從前,現(xiàn)在的年輕人獨立意識大大增強,他們追求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認為目前學校的硬件設(shè)施和軟件管理不能完全滿足要求,于是選擇校外居住。
根據(jù)對校外租房學生的抽樣調(diào)查,44.8%的學生希望有更多可供支配的時間和私人空間。有16%的學生覺得“不適應(yīng)集體生活”、“不喜歡被過多限制”、“宿舍的關(guān)門、熄燈制度難以忍受”。另外,為了考研或找工作而租房的也占一定比例。
租房利弊大家說
采訪中,大多數(shù)人表示,選擇校外租房是個人行為,不必大驚小怪。
不少學生認為,租房能提高對社會的認知能力。與房東的交流可以學會人際溝通,增進自己的實踐能力。校外生活可學會打理個人起居,為今后融入社會大環(huán)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過渡期。
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表示了不同看法,認為校外租房弊大于利。
“我們畢竟還是學生,各方面的自律能力還不夠,需要一些強制性的制度規(guī)范我們的行為。”大學生葉婧說,有些學生貪圖玩電腦游戲,或在外面逗留到很晚才休息,這種不良的習慣對學習和生活都是有害的,宿舍樓準時關(guān)門、定時熄燈可以幫助大家約束自身行為。
至于人際交流方面,浙江工商大學的趙麗娟認為,了解社會有很多途徑,不必特意為此去校外租房生活。不少老師表示,住在學?梢岳煤芏喱F(xiàn)有的設(shè)施和資源,對大學生的學業(yè)是一種促進。而住到校外后,難免會受到一定影響。
浙江工業(yè)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教師馬建國認為,校外租房不利于群體互動,長此以往將使大學生脫離社會群體,并影響到未來的社會競爭。租房難免會涉及到兩性關(guān)系,把握不好會影響學業(yè)。
有專家指出,作為人生中一個特殊的階段,大學四年的集體生活是非常寶貴的人生記憶。如果為了一時的目的而漂泊在校外,忽略與同學的交流交往,這也是一種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