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不是問題,速度改變生活”——這是“高鐵時代”最好的廣告語,但問題是,對這種速度,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支付能力,或者說,他是掏得起這個錢,但他只要覺著不劃算,同樣有棄“高速”選“便宜”的權利,這跟他有權坐公交而不打的是一個道理。
萬眾矚目的武廣高鐵明天將正式開通運營,但大家現(xiàn)在議論最多的不是它的速度有多快,而是它的票價有多貴:一等座780元、二等座490元。更讓人鬧心的是,有消息稱,武廣高鐵投入運營后,早前京廣線上武漢至廣州、武漢至深圳、武漢至長沙的所有點對點列車都將面臨停運,逼得你不坐高鐵不行。
武廣高鐵的票價到底貴不貴?媒體跟鐵道部都沒權力代表誰說“能夠承受”,至于聽證會,鑒于而今的聽證會三天兩頭曝出“消費者代表身份造假”、“某代表打盹,被叫醒后拿起稿子就念支持漲價”之類的丑聞,這種會上得出的結果恐怕也沒什么公信力。
有人喜歡拿武廣高鐵的票價跟京津高鐵的票價比,但他們似乎忘記了,京津高鐵自個兒的票價都還只是“試行”(有關方面承諾“滿一年制定正式價格”,但因種種原因至今未兌現(xiàn))。更何況,可能坐武廣高鐵的乘客,特別是春節(jié)期間,多數(shù)是湖北、湖南等地南下廣東的打工人群,他們的承受能力怎么能跟京津高鐵的乘客比?
近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陳偉光表示,廣州860元/月的最低工資標準已是低到不能再低,應該漲到1000元/月,如果企業(yè)連 1000元/月的最低工資都不愿開或者開不起,就應該“離開廣州”。感謝陳主席的建議,不過既然連1000元/月的最低工資還需要“建議”,可見還有相當數(shù)量的“血汗工廠”沒從廣州“滾出去”。至少490元/張的高鐵票價,跟860元/月的最低工資比,又是高還是低?
盡管國家發(fā)改委在允許武廣高鐵實行“市場化定價”的同時,特意強調(diào)“現(xiàn)行在武漢至廣州間運行的其他旅客列車檔次不減少”,但“檔次不減少”不意味著發(fā)車密度、即車次不減少,不意味著鐵老大不會為了保證武廣高鐵上座率而擠壓普通客運。有消息稱航空公司為“大戰(zhàn)”高鐵,爭著推出高密度、低票價的“空中快線”搶客。而鐵老大為“競爭”做了什么?不是降價,而是取消普通列車。
說起來,高鐵是民生工程,是政府工程,不是商業(yè)工程,鐵老大不能擺出一副連本帶利都要收回來的架勢,以高票價加壟斷的方式堵住老百姓的其他選擇。雖然中國最需要解決的是運力——但那是可以支付得起的運力,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么全國修了那么多高速公路,但其中很多路上沒多少車在跑。據(jù)說,到2020 年,中國的高速鐵路總規(guī)模將達1.8萬公里,占世界高速鐵路總里程的一半以上,中國高速鐵路將成為世界高速鐵路發(fā)展的標尺,但這把傲人的“標尺”背后,不該是普通人掏出超標的錢來換取他們并不愿意購買的“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