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guī):
標準形同虛設
在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和上海市室內環(huán)境凈化協(xié)會針對新車的抽查測試中,高達82%的被測新車車內空氣甲醛含量超過室內甲醛國際限量值,28%的被測新車車內空氣中苯含量超標。
關系消費者的車內污染和汽車用料問題難道無法可依?從2008年3月1日起,國內首次制定的檢測車內空氣污染的標準《車內揮發(fā)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采樣測定方法》已正式實施。這個標準對于防治車內空氣污染,改善車內環(huán)境質量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然而,不僅是消費者,汽車的業(yè)內人士對這《方法》了解的也不多。更讓人費解的是,《方法》并未包含如何判定車輛車內空氣污染物超標,及國內汽車廠家是否需要定期提供產品樣品進行抽檢、消費者發(fā)現車內空氣污染物質超標后如何維權等內容。同時該《方法》所檢測的對象,建立在車輛靜止狀態(tài)下由于車內構件材料和裝飾材料造成的空氣污染,并不包括實際使用時汽車發(fā)動和行駛,尾氣竄入車內引起的車內污染。政策是有了,卻沒有執(zhí)行的具體做法,“僅供參考”,形同虛設!
研究調查:
車內臭味也是“毒源”
臭源一:
防燃物質“溴”
溴:主要是車上的溴化防燃劑,會添加在塑料之中阻止車輛起火。在整輛車的壽命范圍之內,這些防燃劑會一直揮發(fā)。
[危害]溴化物會引起甲狀腺疾病,學習能力、記憶力下降,動作不協(xié)調以及其他的病態(tài)。
臭源二:
PVC等塑料件物質“氯”
氯:以聚氯乙烯的形式出現,廣泛應用于塑料件上,我們常聞到的塑料味就由它所致。
[危害] 聚氯乙烯之中含有一種叫鄰苯二甲酸鹽的物質,將會影響生育能力、肝功能、男性睪丸功能、甲狀腺、腎功能、子宮和血液。另鄰苯二甲酸鹽能夠經過母親的乳液被胎兒吸收到體內。
臭源三:
塑料添加劑“鉛”
鉛:鉛有時會作為汽車使用塑料的添加劑出現。
[危害]和鉛接觸會導致慢性疾病:包括腦損傷、血液、腎臟、神經和生殖系統(tǒng)出現問題。
臭源四:
車內甚至含“砒霜”
其他:其他被測試出來的危險物質還包括銻、砷(砒霜)、鉻、鈷、黃銅、汞、鎳和錫。
[危害]這些物質都有可能讓乘客產生過敏、致癌以及其他的不利健康的反應。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