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系統(tǒng)梳理,目前我國各種乳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標準多達160余項,而新提出的乳品質量安全標準框架和目錄在清理后標準大為減少,分為三大類75項。
看點一:不得用輻照處理原料
以最受矚目的《嬰兒配方食品》國標草稿為例,在原料要求上,明確不得使用非脫鹽乳清粉,所使用的原輔材料和食品添加劑不應含有谷蛋白,不應使用氫化油脂和不應使用經(jīng)輻照處理過的原輔材料,更不能添加氟。
“很顯然,新標準更看重安全。”中山大學營養(yǎng)學系教授蔣卓勤對本報說。
看點二:蛋白質含量有上限
“三聚氰胺就是作為一種蛋白質被添加到牛奶中去,以假蛋白提高來混過蛋白質標準驗收關。”廣州市奶業(yè)協(xié)會理事長王丁棉說。
為此,新國標對于乳基嬰兒配方食品中蛋白質規(guī)定有所變動。雖然含量的計算仍以“氮(N)×6.25”間接得出,不過和以前只有下限(如1段配方奶粉每100克不少于18克蛋白質)相比新標有了上限,改為以每100千焦耳在0.45~0.7克之間。
看點三:包裝禁用嬰兒婦女形象
此外,和舊標準比,嬰兒配方食品還具體列明各種微生物指標。例如問題奶粉中常常會出現(xiàn)的大腸菌群、阪崎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有了各自的限值。
在標簽上,新國標要求嬰兒配方食品要標明這樣一句話:“對于0~6月的嬰兒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無母乳時可食用本產(chǎn)品”。此外,標簽上不能有嬰兒和婦女的形象。
看點四:巴氏奶突圍“禁鮮令”
除了整合外也有舊標準被“拆分”:巴氏殺菌乳和滅菌乳被分為三個標準,如滅菌乳(即市面上常見的利樂包裝牛奶)獨立成為一個標準而且強化了各自的標簽。例如,巴氏殺菌乳、滅菌乳在標識上得用不小于產(chǎn)品名稱字號,分別標注“鮮牛奶/乳”、“純牛奶/乳”。
“巴氏奶可以保存3~7日,滅菌乳可以保存6~8個月,巴士殺菌溫度沒有那么高,對牛奶中的維生素保留得更加好。”蔣卓勤說。王丁棉認為這使得一直困擾巴氏奶企業(yè)的“禁鮮令”基本得以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