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山寨”龍井 西湖龍井為何容易仿制?
傳統(tǒng)的西湖龍井都是手工炒制而成,手工炒制是西湖龍井價格昂貴的原因之一,也是它難以被模仿的重要原因。但是,2005年左右,機器炒茶在西湖龍井原產區(qū)也開始大規(guī)模流行。那么機器炒制,是讓山寨西湖龍井流行的根源嗎?接著來看記者的調查。
按西湖龍井炒制古法,一道茶要經(jīng)過7次炒制才能完成。而在現(xiàn)在的西湖龍井原產區(qū),幾乎所有茶農都選擇用機器炒第一遍,再手工炒第二遍。炒茶工緊缺,人力貴、效率低也是菜農選擇機器炒制的原因之一。手工炒制一人一天最多只能炒出兩斤干茶,兩斤干茶需要8斤左右的茶青。“手工炒茶”也是正宗西湖龍井的名片之一,目前市面上也很少有純手工炒制的西湖龍井。
杭州茶商:沈關明手工茶的話呢,他的光潔度沒有機器的好,香味的話呢,鮮爽度的話呢是手工的好。(手工茶)光潔度、外形可能會淺于機器茶葉,所以說機器茶的外觀和手工茶的外關,(即使是)不懂茶的人,一眼都能鑒別出來。
由于都使用機器炒制,所以正宗西湖龍井和山寨西湖龍井基本外形就很接近。即使連杭州西湖龍井商會會長戚國偉也表示,以前只用看就能分出真假,現(xiàn)在有些仿制得好的也要泡開喝了之后才能分辨出來。目前一些西湖龍井產區(qū)的茶農茶商開始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他們開始重新拾起丟下的手藝,但手工炒茶比較辛苦,大部分炒茶師傅手上都滿是水泡和老繭。當被問及是否會讓自己的小孩學習炒茶時,炒茶師傅的表情顯得十分尷尬。 #同期:手工炒茶師傅 要看他做什么工作,如果說不行的話,還是讓他炒茶。
聚焦“山寨”龍井 購買正宗西湖龍井有訣竅
看完上面幾條節(jié)目,讓人有些絕望:難道市場上真的就買不到真的龍井茶嗎?答案是真的龍井茶肯定有,只不過在買龍井茶的時候,你要掌握一些訣竅。下面我們的記者就教你幾招識別真假龍井茶的訣竅。
據(jù)了解情況的業(yè)內人士說,從外形上看,正宗西湖龍反而不見得好看,也沒有其他龍井外形規(guī)則。從香味上來看,西湖龍井有豆花香,而其它龍井多為板栗香;口感也比較清甜回甘,不會有苦澀感。對不懂茶的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出售西湖龍井的茶農索要茶農標。西湖區(qū)龍井茶產業(yè)協(xié)會從2001年起就逐步在茶農中審核發(fā)放“西湖龍井防偽標識”,如今,這一防偽標識涵蓋100%西湖龍井產區(qū)的茶農,茶標按照茶農三年平均收成發(fā)放,均為250克的規(guī)格,茶標每年的顏色不同。消費者購買貼有茶農標的西湖龍井后,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或電話查詢,一個茶標只能查詢一次,不同的茶標代表不同茶農的相關信息,消費者可以通過這個茶標查詢是否買到了真正的西湖龍井。
西湖區(qū)龍井產業(yè)協(xié)會會長商建農說:“比方說你是某某村的茶農,他里面的身份證號碼,茶農的姓名,相關的資料都在這個茶標里面。”
協(xié)會會長商建農還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出現(xiàn)偽造茶標的現(xiàn)象,因為假的茶標是無法查詢的。記者在調查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聲稱自己有假茶標的人也表示自己的假茶標是無法查詢的,比較多的假標多為“新茶”、“明前茶”等標識。在茶農手里買茶,一定要認準茶農標。
西湖龍井茶商會會長戚國偉說:“消費者要去茶農這里購買西湖龍井茶一定要索要茶農用的防偽標識,如果沒有這個防偽標識就是說你可能買到的不是正宗的,這個標識數(shù)量是一定的,這個的話,而且還可以溯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