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法審議通過期間,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尤其對食品添加劑的領域,特別提到了面粉的增白劑,認為應該慎重使用。對于面粉增白劑的擔憂,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早在2006年,國家糧食局在其網站上進行消費者調查,87%的被調查者不愿意接受添加化學增白劑的小麥粉。時至今日,消費者早已是罵聲一片,網上遍布各種抨擊、指責之聲。
調查
絕大多數消費者
支持禁用增白劑
記者隨機采訪了數位消費者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都很支持取消面粉增白劑,網絡上,抨擊增白劑的聲音更是一浪高于一浪。
72歲的李老先生說,他絕對支持取消面粉增白劑,他很懷念過去那種黃中帶黑,雖然賣相不好,但是滿口麥香的饅頭,“90年代以后,饅頭包子越來越白,我再也不敢吃了,面條也盡量少吃。”另一位年輕的消費者吳先生說:我最為消費者,是堅決反對增白劑的,除非衛(wèi)生部能給出嚴肅的安全證明材料。
家庭主婦張女士對記者說,在茶樓喝早茶,從來不點那些雪白的饅頭包子,自己在家做面食,也會到超市去買那些顏色自然的小包裝面粉。而從事教師職業(yè)的黃小姐則說,很反感面粉中添加增白劑,早幾年就已經盡量少吃面食了,因為覺得自己在吃面食的同時,也在吃進化學垃圾。
網友發(fā)呆也是藝術則指出,確實應該嚴格控制在基本食品中的添加劑問題,必須進行長期的、嚴格的安全評估之后才能進行添加,不然絕對不可以加,萬一出了問題,就是天大的問題。網友幸福花668則表示,堅決支持基本食品中禁用,凡是對人的健康有害的東西,都不應該在食品里出現(xiàn)。網友無敵帥男則較為理智, 我們需要加強的是對基本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監(jiān)管,而不是把食品添加劑一棍子打死!
法規(guī)
規(guī)范添加劑
從無害轉為必要
《食品安全法》中對添加劑的規(guī)范,已經從無害轉變到了必要,即以前是無害就可以添加,現(xiàn)在是有必要才能添加。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指出,食品安全法明確規(guī)定,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食品添加劑應該在技術上確有必要,而且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
他指出,技術上確有必要是國際上對食品添加劑管理的一個非常先進的理念,比如現(xiàn)在很多的面粉中加增白劑、加熒光劑,有人說這個對身體沒有害可以添加,但是按照規(guī)定,只要技術上不是確有必要,那就不要添加。中國人已經意識到,那些最樸實的食品是最安全的,反而是加了很多色素、顏料的食品可能是不安全的。第46條又規(guī)定,“在食品生產中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這是進一步的規(guī)范。沒有進入食品添加劑名錄的,不管是什么東西,都不允許作為添加劑來添加。對此,人大常委會方新委員也表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確實應該非常慎重,特別是在基本食品里頭,像原糧、米、面、油,對這些食品還是應該堅持不用、慎用、少用添加劑。
相關背景
增白劑添加之爭由來已久
中國在普通面粉中添加增白劑已長達20余年,這種極具爭議的添加劑一直有兩派聲音在進行激烈的爭論,2003年國家糧食局站到了主張禁用一方,開始組織下屬研究機構修訂小麥粉國家標準的草案,明確要求禁用過氧化苯甲酰。
2004年6月底,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評審會,與會的近80名專家、企業(yè)代表、質監(jiān)部門的代表都要求禁用。隨后,國家糧食局形成標準報批稿報送國標委。對此,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農業(yè)部、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商務部五部委中,除商務部提出“請擴大征求意見范圍”外,另四個部門均以正式文件明確表態(tài)要禁用。但衛(wèi)生部提出了諸多反對禁用的理由,同時,食品添加劑標委會、食品添加劑行業(yè)協(xié)會和小型面粉廠,也以不影響人體健康為由反對禁用,認為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允許使用,美國等國也允許使用。因此,國標委將小麥粉新標準草案的批準延擱了下來。
增白劑超標是小麥粉質量抽查發(fā)現(xiàn)的最主要問題,2008年4月,國家工商總局抽查99個面粉樣品,12個超標。有關專家曾指出,過氧化苯甲酰不僅改變面粉外觀,還破壞了面粉中葉酸等微量營養(yǎng)素,增加人的肝臟負擔,有“致癌作用”!抖纠韺W》中也稱,苯甲酰過氧化物是一種“促癌物”。 1997年,歐盟全面正式禁用增白劑,隨后澳洲和新西蘭也開始禁用,美國雖未明確禁用,但早在1941年起就規(guī)定80%的強化面粉不加過氧化苯甲酰。美國著名的食品公司麥當勞、卡夫等,也要求供應商提供的面粉均不加過氧化苯甲酰。
兩派聲音相持不下的同時,農業(yè)行業(yè)標準的《綠色食品食品添加劑使用準則》已規(guī)定,綠色食品中都不得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去年新頒布的《營養(yǎng)強化面粉標準》也規(guī)定,在營養(yǎng)強化面粉的衛(wèi)生指標中“不得檢出”過氧化苯甲酰。
專家視點
消費者需求
催生了增白劑
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林偉鋒博士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粉的正常顏色普遍都是灰暗,最好的小麥生產出的面粉也會有一點灰暗,而增白劑可以改善面粉色澤,使其雪白好看,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也正是消費者的需求,導致了增白劑的產生及普遍使用。
他表示,目前面粉都加增白劑,參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GB2760),他認為只要不過量,在規(guī)定范圍內添加使用是安全的,任何東西過量添加都會有害。如果不添加,涉及到消費者的接受問題,“其實最主要是消費者的需求問題,不好看就賣不出去。”對于網絡上的一片罵聲,林博士認為,網民僅僅是一小部分人群,中國有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還是不具備這種認識,尤其在內地二、三線城市,只喜歡買賣相好看的食品。
食品安全法
6大亮點
“不安全食品將被召回、制定統(tǒng)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名人代言虛假食品廣告將承擔連帶責任……”日前,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正式通過,開啟了中國食品安全有法律保駕護航的全新時代,食品安全法中的6大亮點更是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熱議。
亮點1:
統(tǒng)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當對現(xiàn)行的食用農產品(14.58,-0.22,-1.49%)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wèi)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和有關食品的行業(yè)標準中強制執(zhí)行的標準予以整合,統(tǒng)一公布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除食品安全標準外,不得制定其他有關食品的強制性標準。
亮點2:
建立風險監(jiān)測評估制度
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jiān)測制度,對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進行監(jiān)測。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對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危害進行風險評估。
亮點3:
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
針對我國食品安全的多頭監(jiān)管體制導致監(jiān)管交叉和盲區(qū)并存的現(xiàn)象,規(guī)定在現(xiàn)行監(jiān)管體制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責,明確“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作為一個高層次的議事協(xié)調機構。
亮點4:
保健食品不準再夸大功效
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必須真實,應當載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產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須與標簽、說明書相一致。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對人體產生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國家對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實行嚴格監(jiān)管,有關監(jiān)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履職,承擔責任。
亮點5:
不安全食品將被召回
從生產和經營兩個方面確立了不安全食品的召回制度。食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發(fā)現(xiàn)其生產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和經營,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食品,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并記錄召回和通知情況。食品安全法中還明確規(guī)定了責令召回制度。
亮點6:
名人代言將承擔責任
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夸大的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有關專家指出,與“相應責任”相比,“連帶責任”是較重的處罰,這意味著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代言人就有可能承擔這些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