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片防輻射效果有限,用碘需遵醫(yī)囑
世界衛(wèi)生組織說,碘化鉀片并不是“輻射解毒劑”,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服用,只有在公共衛(wèi)生機構的明確指導下,才能夠服用。
世界衛(wèi)生組織15日在其網站上發(fā)布日本核事故相關健康信息,指出碘化鉀片并不能防御外部輻射,也不能防御放射性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質傷害。
在遭受輻射之前或之后不久,服用碘化鉀片可使碘在甲狀腺里飽和,減少甲狀腺對放射性碘-131的吸收,從而減輕癌癥風險。但服用碘化鉀需謹慎,如腎功能不全者服用碘片可致病,孕婦服用碘化鉀會損害胎兒的甲狀腺功能等。因此,服用碘化鉀必須在明確的公共衛(wèi)生指導下進行,不能擅自服用。
地震前的代購食品可放心購買
地震后從日本代購甚至是直銷的商品還能不能購買呢?中科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核科學技術專家陳達教授建議,“生產日期”是地震之前的日本食品和日用品可以放心購買,從日本代購的食品衣物等在入關時會經過嚴格的安全檢驗。而地震后的物品在購買時則要慎重選擇,像媽媽們最關心的明治奶粉等物品,陳教授建議在購買時查看一下產地是否來自輻射重災區(qū)。而地震之后來自輻射重災區(qū)的蔬菜水果等物品也要慎重選擇。陳達教授還建議,國內民眾近幾年之內不要去仙臺等放射線分布較為密集的地區(qū)。
疾控專家:食鹽含碘低不能防輻射
記者了解到,此次搶鹽事件最先從比較靠海的城市傳來。市民搶鹽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我國目前的食鹽全部是加碘鹽,其中含有碘酸鉀。不少市民可能覺得買些食鹽,關鍵時刻用來防輻射。另外一種就是廣東一些沿海城市的居民,擔心海水被日本核輻射污染。
省疾病控制中心相關專家昨天晚上接到電話后,對搶鹽事件非常吃驚。他表示,食鹽里碘的含量是很低的,而且碘酸鉀不同于碘片里的碘化鉀,市民就算吃很多鹽,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輻射效果。而針對海水受輻射污染這種擔憂,他覺得,關鍵要看日本的核危機是否進一步惡化。但是從目前監(jiān)測的情況來看,不用擔心。因為廣東離日本很遠,海水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
他表示,我國食鹽大部分是礦鹽,海鹽的量不會超過20%。廣東省大概也只有三成左右的食鹽是海鹽,而且我國礦鹽資源充裕,不會供應不上的。
相關新聞:歐美瘋狂搶購碘片 港搶購日本奶粉
核擴散恐慌在歐美蔓延,多國民眾搶購可以抗輻射的碘化鉀(碘片)。有美國生產商表示,當地碘片供應開始短缺,美國西岸更出現搶購碘片潮,網上拍賣已推高至500美元一包。芬蘭最大的連鎖藥店也稱,民眾周末紛紛搶購碘片。
在香港,由于市民擔心日本產品缺貨及新貨會受輻射污染,連日來部分昂貴的日本食品涌現“搶購潮”,有海味店兩小時內火速售出逾35萬元港幣、合共40斤的日本鮑魚,也有市民晨早排隊買日本奶粉,令供應進一步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