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2006年8月開始,索尼電池易發(fā)生著火問題在全球范圍內刮起了一股“召回風”。2006年8月14日,戴爾在美國宣布召回410塊可能引起火災的筆記本電池,并稱瑕疵電池為索尼公司生產。索尼公司承認了戴爾公司的說法,稱電池存在缺陷的原因在于生產過程中混進了微小金屬碎片,導致電池與電腦充電系統(tǒng)接觸后容易過熱或發(fā)生短路和爆炸。此后,東芝、富士通,日立、蘋果、IBM和聯(lián)想也相繼開始對索尼生產的筆記本電腦電池發(fā)出召回令。
上榜理由:
索尼筆記本電池問題的爆發(fā),引發(fā)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全球各大品牌筆記本電腦也沒能幸免:戴爾、蘋果、東芝、聯(lián)想、日立、富士通、夏普等品牌筆記本電腦受此影響紛紛發(fā)出了召回令.這是全球消費電子行業(yè)歷史上迄今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召回。
媒體聚焦:
有媒體這樣評價這一事件:索尼筆記本電池是藏匿多年的“紙包火”,召回風波折射索尼的不利年。
在第一時間對“電池門”事件進行報道的還有中央電視臺、《第一財經日報》、《財經時報》、新華網、人民網等媒體。
消費者聲音:
在騰訊科技有網友如此評論:為什么索尼自身的筆記本不出問題?他們甚至認為索尼故意將劣質產品賣給其他廠商。從此以后,消費者在市場上選購筆記本電腦時多了一個疑問——這臺機器使用的電池是索尼生產的嗎?
企業(yè)反應:
在戴爾發(fā)布全球召回筆記本電腦電池次日,日本高層即承認造成此事件是由索尼電池缺陷所致。隨著各品牌筆記本電池召回事件的逐漸增多,2006年10月24日,索尼全球高管就“電池門”事件向全球消費者道歉。
權威認定:
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指出,索尼筆記本電池問題不僅僅存在于戴爾公司。也就是說,同樣使用索尼電池的其他筆記本廠商如蘋果、聯(lián)想、東芝、日立等品牌仍面臨召回問題。除此之外,還稱索尼的電池召回可能會拓展到其他消費電子產品中,不僅局限于筆記本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