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棟棟高樓大廈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眾多家裝行業(yè)和材料商們也迅速蓬勃發(fā)展起來。他們在為市民提供服務的同時,一些家裝公司趁機“吃回扣”,那老百姓的錢是如何被當回扣吃掉的呢?家裝行業(yè)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黑幕呢?
吃回扣已成潛規(guī)則
“如果你花5萬元錢裝修一個房子的話,就有1萬多元錢被吃回扣了。”
不少行業(yè)都存在吃回扣的現(xiàn)象,甚至靠吃回扣生活的人還不在少數(shù)。但在裝修行業(yè),吃回扣到底能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呢?
從事裝修20余年的曹先生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如果你花5萬元錢裝修一個房子的話,就有1萬多元錢被吃回扣了。
買油漆要是花1萬元錢的話呢,油漆工就從你買油漆的商店得到3千到4千元的回扣。
如果你花8千元錢買板材,木工能得到2千元左右的回扣,其它的材料如水暖件、瓷磚,一般回扣也都在20%左右。
勾結商家利益相連
“如果業(yè)主答應用我們所介紹的商店提供的材料,那這些商店都會給我們回扣。”
按曹先生所說,回扣大都在20%左右,那這些回扣又是通過何種手段吃出來的?
曹先生說,吃回扣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幾乎每一家在進行裝修之前,主家都讓我們給他算一算用多少材料,而且還會問我們哪家材料好,價錢更便宜,我們就給他推薦幾家商店,如果業(yè)主答應用我們所介紹的商店提供的材料,那這些商店都會給我們回扣。
第二種情況就是如果業(yè)主不去我們推薦的商店,我們其實也能得到回扣。我們只要在主家嘴里套出來他在哪個店買的就行,回頭就跟那個店一聯(lián)系,就可以去那取回扣了。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不用問,以對這個行業(yè)的熟知程度,一看牌子就知道是那個店的了。打個電話告訴店主,是我們讓主家去買的,回扣就給留著呢。大多數(shù)的建材商店都會給我們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