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風向標LV近期低調地將中國內地市場零售價全面下調,幅度在2%-7%之間,包括Gucci、Ferragam o、Fendi、Dior等一線品牌也跟風降價促銷。這是奢侈品入駐中國內地以來首次集體降價。
“LV試水降價實際上是接到商務部的指示。”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區(qū)CEO歐陽坤向本報獨家透露:“中國正醞釀減免部分奢侈品稅率。目前,減稅提案已經上交到國家相關部門受理,估計草案會在今年底出臺,明年或將實施。”
這一消息在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近日發(fā)表的言論中可得到證實。“中國會削減進口奢侈品和化妝品的關稅,以鼓勵消費者在國內購買這些產品而不是國外。”不過,LV公司方面對外的解釋卻是“出于歐元匯率的變化”。
LV與商務部有過秘密狀態(tài)下的親密“接觸”
2008年7月的一天,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區(qū)C E O歐陽坤和L V公司代表在國家相關部門舉辦的一次小型研討會上露面。“研討主題是‘減免部分奢侈品的消費稅、進口關稅。”歐陽坤透露了會上的談判細節(jié):商務部表態(tài),“ 假如中國現在減免奢侈品的進口關稅,LV能否立刻將產品的大陸售價下調到與國外市場基本持平?”
這樣的言論大大刺激了LV代表的神經———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形勢不好,L V今年上半年利潤下滑23%,惟有中國內地的銷售呈上升趨勢,而由于關稅、匯率等原因,使LV同件商品價格在中國與境外的價差達20%以上。“降價顯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價格‘裸奔’無異于自絕后路,LV只能按照公司的節(jié)奏‘循序漸降’。”
接下來的事實就是,“大家都看到的,LV很快地將中國內地市場零售價全面下調2%-7%。”歐陽坤說,提案已經上交到國家相關部門受理,究竟是 “免稅”還是“減稅,減多少”要以國家相關部門最終出臺的政策為準。“但可以肯定的是,稅率擬調的品類是香水、化妝品、服裝、皮包等快消奢侈品,而不可能是汽車、珠寶等耐用奢侈品。”
“與其把錢花在國外,不如設法留在國內”
奢侈品稅率擬降的另一個背景是,“早在今年初,中國商業(yè)聯合會已向國家相關部門遞交建議書。”
國內某知名商場負責高檔消費品運營的徐生說,2008年,中國人均G D P已經突破3000美元大關,接近中等國家收入水平,這意味著居民消費類型和行為會隨之發(fā)生重大轉變,奢侈品市場將迎來“井噴”時期。
“國際一線品牌所吸引的消費群體,對整個國內高檔商品的銷售有著非常明顯的拉動作用。”
美國媒體引述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的公開言論中顯示:“高端消費是客觀存在的,與其把錢花在國外,不如設法留在國內。為此適當降低化妝品、高檔手表等商品的稅率,有助于將部分境外消費轉化為境內購買,擴大國內市場的銷售收入。”
記者昨日致電中國商務部市場運營司,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尚未聽聞奢侈品減稅一說,姜部長的見報言論也還未看到,不便作出評論。”
記者轉而試圖從商務部新聞辦進行求證,但直至截稿時間,新聞辦的辦公電話一直沒人接聽。LV公司方面對外解釋,首次全面下調中國內地市場零售價是“出于歐元匯率的變化”,只字未提“關稅擬降協議”。
看來,拉鋸式的談判才剛剛開始,事態(tài)還沒有進展到各方必須攤牌的地步。
減免奢侈品關稅的變數在哪里?
“最大的變數在于中國整體的商業(yè)運營環(huán)境”。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說,中國的房地產很多都采取非市場手段運作,即“筑巢引鳳”,借助奢侈品牌的商業(yè)配套,拉抬周圍住宅房產的售價。
“奢侈品牌的渠道拓展產生了全球獨有的‘中國特色’,即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國際一線品牌開店都是‘零租金’,甚至開發(fā)商會倒貼錢。”歐陽坤解釋,這一運作模式的最終結果往往是“竭澤而漁,全盤皆輸”。
更為致命的是,“中國內地名牌仿冒商品橫行,山寨產品盛行,我敢斷言,任何一個進入內地的奢侈品牌宿命都會跟‘華倫天奴’一樣,淪為‘大路貨’。”
凡此種種都會導致奢侈品牌在內地銷售的風險成本上升,因此,關稅減免所產生的價格補償很可能抵消不了LV們的“風險議價”。
退一步說,“即便關稅大幅減少或完全免去,但是消費稅和增值稅維持不變,也有可能導致資生堂等高檔化妝品從中國撤離生產基地,直接將商品進口到中國來銷售。這會對民族高檔品牌形成不公平競爭。”林江直言,國家減免奢侈品關稅的意圖頗具“創(chuàng)新性”,但涉及面太廣,可能很難達到“拉動內需”的初衷。
稅率擬減的幅度在10%左右?
歸根到底,商業(yè)是一場有節(jié)制的智力游戲。
在這一場錯綜復雜的政商博弈中,業(yè)內認為“奢侈品稅率擬減的幅度不會太大,估計在10%左右”。
這樣,政府前可進,退可守,既可以達到刺激內需的目的,又可以以‘與狼共舞’的方式,倒逼民族品牌加速成長,還可以在國際上減少貿易摩擦,樹立大國姿態(tài),一旦市場產生“超越計劃范圍”的變局,政府也可以再次動用稅率杠桿,加以管控。
中國這艘奢侈品消費的潛水艇正以每年約25%的增速迅速浮出水面,2008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已達86億美元,占到全球市場的1/4,預計到2010年的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20億美元。“任何一個奢侈品牌都無法忽視中國內地這個大蛋糕。為了搶占市場份額,L V們必定要跟隨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打折降價———無論稅率會否下調。”
事實上,LV們已經開始在中國打折促銷、取消代理商、染指商業(yè)地產并自建渠道。“事情總比你想象的復雜。”奢侈品減稅草案能否如歐陽坤所言,“或將在今年底出臺”,仍有待觀望。
數據:
1.中國奢侈品消費正以每年約25%的增速增長,2008年,國內奢侈品消費總額已達8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1/4,預計2010年達到120億美元。
2.LV今年上半年利潤下滑23%,惟有中國內地銷售呈上升趨勢,而由于關稅、匯率等原因,使LV同件商品價格在中國與境外的價差達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