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jīng)》綜合報道】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孫寶國4月27日在廣州為民眾做了題為“食品安全、任重道遠”的講座。他表示,目前中國的食品安全最大的問題不是食品本身,而是食品安全造成的公眾嚴重的恐慌。同時他還直呼,“食品添加劑被誣陷。”
“大家覺得食品安全就是‘雷’,什么時候爆炸都沒有底。”孫寶國覺得,目前食品安全的恐慌已成為最大問題,中國老百姓對國家食品安全的心理承受能力到了極點。
前不久,中國衛(wèi)生部和農(nóng)業(yè)部公布了一份“黑名單”,羅列了151種食品和飼料中的非法添加物,這也引發(fā)市民對食品添加劑的恐慌。
作為長期從事食品香料和食品添加劑研究專家,孫寶國他認為,目前市民對食品添加劑的認識產(chǎn)生了誤區(qū),人們想當然以為食品添加劑和違法添加物是一個概念。而最近被曝光的問題食品中添加的是非法添加物,二者有質(zhì)的區(qū)別 。
孫寶國指出,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zhì)和色、香和味,以及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zhì)。它本身具有可食性。他說,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食品安全。油鹽醬醋里面都有食品添加劑,如花生油里面就添加了抗氧劑,食鹽里面加了抗結(jié)劑。而醬醋里面是因為添加了抗腐劑才易保存持久。
目前,國家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有2000多種,而香料、香精類的最多,達到1800多種。而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審批是非常謹慎的。食品企業(yè)只有使用國家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才是合理、合法的行為。
孫寶國表示,中國有影響的食品安全事件都不是食品添加劑造成的。所以鏟除食品添加劑解決不了食品安全問題。
有專家日前指出,解決目前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有效辦法就是發(fā)動教育攻勢,在各大公共場合發(fā)布相關(guān)信息和廣告,讓所有人了解在食品中使用化學添加劑的危害。對此,孫寶國認為,這個力度還不夠,應(yīng)當加強全民族的科學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和法律素養(yǎng),讓大家對食品安全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才是解決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