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通過對互聯網的監(jiān)測發(fā)現,近期計算機用戶受到一些惡意電子郵件的威脅,其附件是病毒或是惡意后門程序。
據介紹,這些惡意郵件內容通常是一些欺騙性的假信息,其中附件多數是惡意后門程序。一旦操作系統存在漏洞,附件中的惡意后門程序就會入侵感染計算機系統。惡意攻擊者首先將近期的熱點話題或是欺騙性信息作為郵件的內容,利用社會工程學誘使計算機用戶點擊包含惡意代碼程序的附件,進而下載并運行郵件的附件。
據專家介紹,這些電子郵件具有以下特征:
——電子郵件借助近期熱點話題,假冒惡意電子郵件,采用社會工程學的原理誘騙計算機用戶點擊其中的病毒附件,進而被惡意攻擊者遠程控制。
——惡意攻擊者利用近期曝出的第三方軟件的漏洞進行傳播,用戶如未及時對軟件進行修補或是忽視其軟件存在的漏洞,就會給惡意攻擊者造成可乘之機。
——惡意攻擊者并沒有迫使受感染計算機系統直接下載惡意木馬程序來盜取計算機用戶系統中的私密信息,而是將附件中后門程序植入操作系統中,遠程控制用戶的計算機系統后,再進一步發(fā)起攻擊。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建議:
。、及時下載安裝操作系統的漏洞補丁程序,同時也要關注熱門第三方應用軟件的漏洞更新,應盡可能及時升級軟件到最新版本。
。、要及時升級防病毒軟件和防火墻;收取電子郵件時最好打開系統中防病毒軟件的“郵件監(jiān)控”功能和防火墻。
。、不要隨意點擊或運行通過QQ、MSN、電子郵件發(fā)來的陌生鏈接地址或文件,即便是好友發(fā)來的祝賀電子賀卡、圖片或鏈接也要在確認后再打開。
。、提高自己私密性數據的安全,例如銀行賬號密碼,信箱密碼,IM通訊密碼等,最好經常更換或是設置比較復雜的賬戶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