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召回事件頻發(fā)。沃爾沃四款車型、馬自達5、捷報XJ等紛紛發(fā)出召回信,但這些似乎都沒有引起媒體普遍的關注,唯獨11月30日,豐田公司發(fā)布了一則公告,宣布將在全球范圍維修65萬輛普銳斯(Prius)混合動力汽車,以修復冷卻泵中存在的缺陷時,這條消息被一部分媒體大書特書,并再次扯回了年初的豐田“召回門”事件。
實際上,這次普銳斯的“召回”不屬于法律范圍內的強制召回,豐田此次行動是免費維修,是豐田公司看到了潛在的問題,本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希望盡快消除可能出現(xiàn)的隱患?梢惶岬截S田的“召回”,一些媒體就會聯(lián)想到質量問題和安全沒保障,實際上,是戴著有色眼鏡看豐田了。
拋開別的不談,單就豐田的這次全球范圍內的普銳斯的維修而言,筆者認為還是很有勇氣和責任感的。在“召回門”事件的影響仍未消散的時候,根據(jù)一些人的思維,最好息事寧人,有問題也得盡量低調處理。但豐田能夠有勇氣面對車輛可能存在的隱患,并及時公布于眾,然后對車輛進行及時的維修,對消費者而言,最起碼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xiàn)。而相比一些汽車企業(yè)把真該召回的問題汽車,也用免費維修的方式來暗箱操作,要光明磊落得多。
就在豐田宣布全球免費維修普銳斯的第二天,筆者在北京交通臺的一檔汽車節(jié)目里聽到了一件這樣的事情,某暢銷品牌的一款車(目前購車仍需預訂),征集到了十余個車主,水箱都存在同一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很可能對行車帶來重大的安全隱患,但當車主提出召回的時候,卻遭到了廠家的拒絕。這件事與豐田的主動維修相比,是不是可以形成鮮明的對照呢?
確實,現(xiàn)在在中國,車不愁賣,但隨著我國相關法律的日趨成熟,消費者的日趨理性,那些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企業(yè)肯定會吃大虧。因此,在我國的汽車召回相關法規(guī)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需要汽車企業(yè)多些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tài)度,多些把自己品牌信譽視作生命的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