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陳勇
從這個月起,杭州多家超市商場的黃酒品牌更換了價格標簽。繼白酒大幅漲價之后,國內兩大黃酒巨頭古越龍山和會稽山相繼提價。據悉,這是黃酒行業(yè)今年的第二次提價,提價幅度在10%左右。
兩大黃酒企業(yè)漲價的助推下,國內其他黃酒企業(yè)也躍躍欲試。紹興縣唐宋酒業(yè)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提價對于廣大黃酒企業(yè)來說是個利好,下半年公司肯定也要提價。
古越龍山8天提價兩次
黃酒行業(yè)巨頭古越龍山日前發(fā)布公告稱,鑒于該公司優(yōu)質手工原酒資源的稀缺性和原酒的供求狀況,決定自2010年10月9日起上調2000年—2009年手工原酒的出廠價,提價幅度為11%—17%。
而在此不久,古越龍山也曾發(fā)布公告,決定從今年10月1日起,上調八年陳以上高檔黃酒產品(非禮盒裝)的出廠價,提價幅度平均為10%。兩次提價時間相差不過8天。
與古越龍山的高調有所不同,另一黃酒品牌會稽山的提價行為則悄悄進行。一家會稽山黃酒經銷商表示,新到貨的會稽山黃酒價格已經上調,涉及旗下“國標”、“國宴”、“純正”、“水香國色”等十大系列近百個品種。如18年陳的批發(fā)價從170多元漲到了200元,8年陳從30多元漲到50元,12年陳、20年陳也均有上漲。
漲價對銷售額影響不大
對黃酒本次價格的調整,多數消費者表示認同和理解。昨日下午,正在樂購超市選購黃酒的劉大伯表示,這次漲價的黃酒主要是中高端品種,而且幅度也不是很大,屬于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要是覺得貴,還有普通裝的黃酒可以選擇。”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黃酒漲價對銷售影響不大。”世紀聯華慶春店飲料區(qū)負責人張嶺說,隨著天氣的轉涼和螃蟹的大量上市,黃酒已經進入銷售旺季。久加久酒博匯一位負責人表示,黃酒業(yè)務在久加久占10%左右,消費者也以自我消費為主,一般是整箱購買低端酒的比較多。因此,此次黃酒漲價對銷售影響并不會太大。
會稽山銷售負責人也認為,提價對銷量不會有太大影響。從某種程度上說,一些消費者可能會存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漲價或會帶來一定業(yè)績的提升。該負責人舉例說,像8月份那次提價,不但沒有影響銷量,當月銷售額反而增加了。
關于本輪黃酒提價兩大疑問
疑問1 隱痛下一種價值回歸?
本次古越龍山和會稽山兩大龍頭企業(yè)同時提價,是否有跟風白酒漲價之嫌?對此,一家黃酒龍頭企業(yè)的企劃部負責人茹小姐直言不諱:“你看,白酒價格漲得越兇,賣得越俏。這么多年來,黃酒的市場定價太低了,跟本身的價值有點背離。”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黃酒自1997年以來提價次數并不多。黃酒價格無法正常體現其應有的價值,一直是黃酒業(yè)難以承受之痛。據悉,2009年紹興全市黃酒產量52萬千升,銷售收入39.8億元,利稅5.8億元,利潤3.7億元,整個產業(yè)的效益尚不及一家飲料酒企業(yè)。“現在提價,應該是黃酒價值回歸的迫切要求。”茹小姐說。
疑問2 成本走高下的情非得已?
不過,對于此次黃酒價格的普漲,也有另外一種觀點,那就是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黃酒企業(yè)無奈之下的選擇。以國內黃酒生產聚集地紹興為例,自1993年以來,紹興的黃酒價格產品價格基本上停留在原有水平,而生產成本卻逐年提高,如糯米、水電費、人工費等上漲明顯,如1993年這兩家大型釀酒企業(yè)每賣出一瓶“古越龍山”或“會稽山”五年陳可收回13元錢,如今卻連10元也收不到。
而同樣是飲料酒的品類,白酒的調價幅度和頻率卻快了許多,如五糧液、茅臺等中高檔白酒基本上每年一次調價,有時甚至是兩三次之多。“這次紹興市中高檔黃酒價格普遍上調是情有可原的。”一家黃酒企業(yè)的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