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桑葚大量上市 選購、食用應該注意
2023-05-29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前幾天買的楊梅直接放廚房給忘記,三天后才想起來,趕緊洗洗吃了。當時,楊梅吃起來的口感有一股淡淡的酒味,沒想到下午就嘔吐、腹瀉。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我是吃了變質的楊梅導致的胃腸道不適。”劉玲(化名)心有余悸地說。
夏天已至,又到了每年楊梅、桑葚等水果上市的黃金時節(jié)。但這類水果由于保質期短,消費者在選購和食用時應該多注意。
近日,浙江、福建等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對近期集中上市的楊梅、桑葚等水果進行相關風險指標的抽樣檢測。由于楊梅、桑葚屬于新鮮水果,不允許使用甜蜜素、糖精鈉、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劑,但個別商家為提高甜度,可能采用浸泡等方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由此,市場監(jiān)管部門提醒消費者,在選購、食用時注意以下幾點:
1.觀察外表,挑選楊梅時注意以顆粒飽滿、色澤稍黑為佳,果肉外表為圓刺的較甜。
2.聞氣味,新鮮的楊梅有自然的清香味,沒有氣味的說明沒有成熟,不建議選擇;不要選擇有淡淡的酒味的,說明存放不當或存放時間太長;一旦出現(xiàn)變味、變色、沉淀、渾濁、雜質、絮狀物、發(fā)霉等感官異常現(xiàn)象,應避免食用。
3.楊梅、桑葚靠人工采摘,又沒有果皮,會藏有不少灰塵和細菌,吃前最好用鹽水浸泡10分鐘后再食用。鹽水能殺滅某些病菌,可幫助去除隱匿于果肉中的寄生蟲,還可以浸泡出非法添加物。楊梅里可能會長小白蟲,實際是果蠅的幼蟲,如果誤食不會對人體有害。
4.關注外觀色澤與口感的匹配性,對于果體小、顏色淺但口感過甜的,警惕存在使用甜味劑的風險。
5.注意保質期長短,楊梅、桑葚保質期短,一般室溫下2天內外觀及口感就會出現(xiàn)顯著變化,對于保質期過長的情況,建議消費者警惕存在使用防腐劑的風險。吃剩的楊梅、桑葚最好置于冰箱冷藏,可適當延長貯存時間。
另外,廣大消費者要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食品添加劑也是當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必然需求。食品生產經營者只要嚴格遵守國家規(guī)定的食品添加劑適用食品類別和最大使用量,就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但如果超范圍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就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這也是各級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嚴厲打擊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有關常見的楊梅食品添加劑甜蜜素和糖精鈉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識:
甜蜜素,其化學名稱為環(huán)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添加劑。甜蜜素是一種常用甜味劑,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按照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GB 2760-2014)的規(guī)定,甜蜜素可以在水果罐頭、果凍、冷飲、復合調味料、面包、糕點、方便米面食品、果醬、蜜餞、熟制豆類、果糕類、涼果類食品、堅果類食品中使用,但有嚴格的最大用量。除上述食品外,其他食品一律不得添加甜蜜素。甜蜜素在國家規(guī)定的范圍內添加,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如果非法添加或是過量食用甜蜜素,會對人的肝臟和神經系統(tǒng)產生嚴重的危害,對老幼、孕婦等群體的危害表現(xiàn)會更加顯著,嚴重的甚至會引發(fā)癌癥或胎兒畸形等病變。
糖精鈉(Saccharin Sodium)是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7H4NO3SNa,是食品添加劑,對人體無營養(yǎng)價值。當食用較多時,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少數企業(yè)為了片面追求產品的甜度、色澤或延長產品保質期,擅自違法過量使用或是非法使用糖精鈉,對人體健康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