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抽獎可以中轎車或是獎勵東南亞游……每年的節(jié)日,商家類似的促銷手段消費者都不陌生。卻不知這些行為本身屬于違法行為。為了幫助消費者維護自身的合法權(quán)益,也為了提醒商家在進行促銷活動時不要觸碰法律的“高壓線”,記者就促銷活動中涉及的違法行為具體表現(xiàn)形式及處罰結(jié)果等內(nèi)容采訪了大連市工商局公平交易處負責人。
消費者若發(fā)現(xiàn)商家有下面所列的違法行為,可向工商部門舉報,一經(jīng)查實,工商部門將依法嚴厲處罰。井惠群 記者 陸彤
A銷售欺詐的表現(xiàn)形式
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7.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做虛假的現(xiàn)場演示和說明的;
9.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做虛假宣傳的;
10.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11.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13.銷售失效、變質(zhì)商品的;
14.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quán)的商品的;
15.銷售偽造產(chǎn)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業(yè)名稱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16.銷售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的;
17.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yōu)標志等標志的商品的。
18.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B促銷模式中的違法行為
1.打折讓利、降價銷售:
輔以虛假的“清倉”、“換季”、“拆遷”、“歇業(yè)”等促銷宣傳,再通過虛構(gòu)抬高原價的方式,予以虛假打折、虛假降價;借打折讓利、降價銷售之機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對打折讓利、降價銷售的商品不承擔法定或約定的三包義務。
2.價外饋贈:
價外饋贈的商品(或服務)達不到零售商所公開標示的數(shù)量、,或者故意使用模糊性語言;價外饋贈的商品屬于假冒偽劣商品;將價外饋贈的商品(或錢款)作為暗中給付對方單位經(jīng)辦人、購買人的賄賂財物,實行商業(yè)賄賂行為;對有問題的價外饋贈商品不承擔責任或聲明不承擔責任的行為。
3.有獎銷售:
最高獎項金額超過5000元的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不是直接以現(xiàn)金或物品作為獎項,而是以價格超過5000元的物品的使用權(quán)作為獎項也為法律所禁止;利用社會福利彩票、體育彩票設(shè)置獎勵推銷商品,最高獎的金額超過5000元的也為法律所禁止。 欺騙性的有獎銷售行為,包括謊稱有獎銷售或者對所設(shè)獎的種類、中獎概率、最高獎金額、總金額、獎品種類、數(shù)量、、提供方法等做虛假不實的表示;采取不正當?shù)氖侄喂室庾寖?nèi)定人員中獎;故意將設(shè)有中獎標志的商品、獎券不投放市場或者不與商品、獎券同時投放市場;故意將帶有不同獎金金額或者獎品標志的商品、獎券按不同時間投放市場。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zhì)次價高的商品。質(zhì)次價高,根據(jù)同期市場同類商品的價格、和購買者的進行認定。
4.限時購物:
以排擠其他經(jīng)營者競爭為目的,銷售低于進價的商品;借此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并不承擔相關(guān)責任和義務的;不維護活動現(xiàn)場秩序,造成人群聚集、人身傷害;對限時購物活動內(nèi)容進行虛假說明,引誘消費者前往購物的。
5.購物返券:
主要是對返券的使用范圍、時間、面值、方式進行諸多限制,且未事先告知或模糊、含糊告知,或者以所謂的“最終解釋權(quán)”進行不公正解釋。
6.積分返利:
主要是對積分返利商品的范圍、時間、返利比例進行虛假告知或模糊告知,并以所謂的“最終解釋權(quán)”進行不公正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