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質(zhì)次價高 為“逃避”消費東躲西藏 導游不滿發(fā)火 譏諷內(nèi)地客是“怕貓老鼠”
持券游香港 不購物導游開罵
拿著公司年會上發(fā)的“港澳珠旅游券”,牛先生帶著未婚妻參團,不料在港遭遇氣憤事——被帶進的商店內(nèi)的商品質(zhì)低價高,但香港導游在身后催促,為“逃避”購物游客被迫東躲西藏;嫌游客們買得少,香港導游在旅游大巴上“教訓”游客20多分鐘,罵游客們是“見到貓就躲的老鼠”。
日前,游客牛先生主動聯(lián)系到“3·15開庭”欄目記者,并提供了現(xiàn)場的錄音資料。
美好憧憬
開年會獲贈旅游券 員工挺美
今年2月8日,某公司駐京辦事處職員牛先生帶著女友,從北京乘機到深圳。
看著手里的“港澳珠5天4晚雙人游貴賓券”,牛先生心里挺美。這張券是牛先生去東莞的公司總部開年會時,單位發(fā)給他的年會禮品。“港澳珠”是指香港、澳門和珠海三地,按照行程,牛先生和女友將在香港游玩三天。
“之前我女友一直念叨著去香港,這回終于實現(xiàn)了,而且還是‘公費’。雖然‘公費’只包括旅游券本身承擔的旅游期間的各種費用,不包括從北京到集合地點深圳的交通費,但我女友還是很開心,一個勁兒夸我的單位福利好!”牛先生說。
牛先生和女友感情很好,已準備結(jié)婚。去之前,女友撒嬌說讓牛先生在香港送結(jié)婚鉆戒給她,牛先生一臉幸福地答應了。
牛先生說,在旅游券中寫明了5天的具體行程,其中,香港行程的第二天導游會帶領(lǐng)大家去珠寶店和手表店購物,前者兩小時,后者一小時。
牛先生沒介意。畢竟香港是購物天堂,商品理應是物美價廉,花三個小時購購物無可厚非。
發(fā)覺異常
團友旅游券 竟是買商品附贈
2月9日一早在深圳集合時,牛先生就隱約感到了不對勁。
內(nèi)地方面,負責將游客組團的是“深圳市建南國際旅行社深港營業(yè)部”;香港方面,導游隸屬于中泓國際旅游有限公司。旅行團由近30名游客組成,分別來自北京、黑龍江、湖北、新疆等12個省市自治區(qū),大部分團友都是80后。
牛先生一問,團友手里的券要么是買電視或手機獲贈的,要么做美容獲贈的,個別人是買券參加,但只花了幾百塊!
幾百塊錢的香港游,會是什么樣子?看看身邊的女友,牛先生有點不敢深想。
他又拿出旅游券仔細讀了一遍。讀到“活動細則”的第8條,“本次活動絕無強制性消費、欺騙游客行為”時,牛先生稍稍放寬了心,也用它安慰了身邊的女友。
購物遭遇
珠寶看著就假 游客不肯買被罵哭
牛先生說,第一天到達香港時已是中午12點半,因行程緊張,在海洋公園參觀時只能一路小跑。但頭天行程只是讓人有些失望,讓他憤懣的是第二天。
2月10日早上7點半,大陸導游和香港導游便組織所有人集合,直奔“香港凱旋珠寶店”。
走進“香港凱旋珠寶店”的剎那,牛先生和女友都被“震”住了。里面熙熙攘攘的都是人,猶如農(nóng)貿(mào)市場!
牛先生感到這家珠寶店很不對勁,因為“里面的顧客一看就都是內(nèi)地來的,身上都帶著旅行團的標志,沒有一個說粵語的”。
而“珠寶展覽中心”買的商品,更讓牛先生和女友大跌眼鏡。“本來還想在里面買個婚戒,進去一看就傻眼了。實在是不像珠寶,太假了!材質(zhì)看上去明顯很差。而且價格特別貴,在北京的周大福(微博)里賣五千元的樣式,那里能賣到八千。即使是工藝品,看上去值幾百塊錢的玩意兒,也賣到幾千元。”
因為感到商品質(zhì)次價高,同團很多游客都不愿購物。牛先生說,其間大陸導游和香港導游一直追著游客,催促大家買東西。
“很多人為了不買東西,東躲西藏地躲導游,就和打游擊一樣。”牛先生說,后來大陸導游率先發(fā)飆,說“誰不滿意可以立刻拉行李走人,此次旅游就是購物游!”
同團的游客當中,有一對來自杭州的母女,女兒是個90后大學生。牛先生說,因為這對母女不肯購物,最后女孩被導游罵哭了。
車上挨罵
游客被譏諷“怕貓老鼠到處躲”
牛先生說,游客的表現(xiàn)讓導游非常不滿。
上午11點離開“香港凱旋珠寶店”,他們就拉著游客直奔手表商店。
香港導游叫趙洪梅,是個約四十歲的中年婦女。在去往手表商店的路上,她一直在車上向游客們“訓話”。
她先是告訴大家,自己老公是香港警署的官員,月薪11萬港幣。自己根本不缺錢,只是算命先生覺得她應該外出工作,她才出來當導游的。
牛先生說,之后她開始痛罵內(nèi)地人。“她說有安徽游客在香港打?qū)в,結(jié)果‘被整了’。上海人太愛耍小聰明,三亞人宰客特別狠,大陸孕婦紛紛來香港生孩子,占據(jù)了港人空間……”
最后她轉(zhuǎn)入“正題”,開始數(shù)落車里的游客。她罵了足足有20多分鐘。出于對她的不滿,牛先生悄悄掏出手機,把過程錄了下來。
(以下為趙洪梅在車上數(shù)落游客的錄音節(jié)選)
“我們在那里數(shù),19個啊,80后啊,真的是不敢?guī)?之前曾說這個旅游團年輕人多,不如中老年團有購買力)……”
“我說十二屬相里面一個屬貓,另外一個屬了老鼠了,為什么?導游站這兒,我一走過去他就‘吁’那邊跑掉了,是不是,我站這兒,他又那邊跑掉了噢,所以了,真的是這樣,你看一個導游站這兒他那邊跑,站那邊他就這邊跑了噢。躲呀……”
“你進去吧,多少都花一點,過分嗎?然后進去了,就躲著我……還有買一條項鏈開兩張發(fā)票一人一張,你不用搞這個精力,這個導游不是傻的,她眼睛非常全面的,不要做這些動作……”
“有的客人講,你差多少,我補給你,我說不要來這個,我不需要你補的,補的那個錢拿去買吧……珠寶店一人贊助兩千,進去花了兩千的人,是你賺一條項鏈回家……”
“前面離這個任務(指購物數(shù)額)十萬八千里……今天晚上那個酒店我不知道找到哪里去了,很現(xiàn)實的。我們有的客人說導游我想自由活動,OK啦,任務完成了離開表店,你下午去哪里我送你去,酒店樓下隨便逛……”
擅離被甩
不買到“滿意”不許走 顧客餓得直打晃
牛先生說,因為人生地不熟,游客們誰也不敢還嘴,都低著頭一聲不吭。
他告訴記者,在珠寶店時,只有個別人買了東西。在手表店,因為有了“前車之鑒”,大家或多或少地都買了一些東西。
“都在幾千元上下吧。我買了兩塊迪斯尼的手表和一支1000多元的派克鋼筆。”牛先生說。
進店時,已經(jīng)將近12點。而導游卻沒提前告知購物結(jié)束時間。
選完商品,牛先生的女友直喊餓。牛先生問導游何時購物結(jié)束,對方的回答竟然是“買到滿意為止”!
挨到下午1點20分,牛先生的女友已經(jīng)餓得身體打晃。牛先生十分心疼,趁導游一個沒注意,拉著女友飛奔逃出商店,跑到外面吃飯。
牛先生說,20分鐘后,他接到趙洪梅打來的電話,但自己剛準備接,電話就斷了。他趕緊回撥過來,但對方?jīng)]接。第三次回撥,導游終于接了,但告知牛先生,他們已經(jīng)走了,讓他倆在原地等,他們吃完飯再回來接他們。
“當時我真的非常生氣,已經(jīng)打算自己訂個酒店單獨玩了,但之后忽然反應過來,行李還在人家的旅游車上呢……”牛先生說,之后他和女友只好在手表店里傻等,下午4點多,導游才接上他倆。
再之后,還是購物。牛先生說,導游帶著大家去買巧克力,說“買完才能吃晚飯”,再之后又去買珠寶……
“購物的一天”結(jié)束后回到賓館,牛先生的女友忍不住奚落了牛先生一番。牛先生憋了一肚子的火氣也爆發(fā)出來,兩人大吵了一架。
香港游的第三天是自由行,但兩個人已經(jīng)沒了游玩的心情。
●其他游客說法
“不買東西導游根本不讓休息”
按照牛先生提供的團員名單,記者聯(lián)系到多名與牛先生同團的游客。
來自湖北的小譚剛大學畢業(yè)沒幾年。他說,他原本不想買東西,但導游根本不讓休息,自己只好硬著頭皮買了2萬多元的商品。
小譚花1800港幣買了一款“保羅牌”手表,回到湖北他發(fā)覺上當:手表上的英文標識是“POLOR”,但真品的英文標識應該是“POLO”。小譚在網(wǎng)上一查得知,這種山寨手表只值人民幣100來塊。
“我還買了1萬多元的珠寶。我現(xiàn)在都不敢去驗是真是假。”小譚說。
來自福建的小群則表示,在商店里的時候?qū)в我恢痹诟麄,說話還很不尊重人,讓自己非常生氣,整個旅程非常不愉快。
東北游客王先生也表示,此次香港游花了不少冤枉錢。
●香港導游解釋
“老鼠躲貓”只是玩笑話
根據(jù)牛先生提供的電話號碼,記者聯(lián)系到香港導游趙洪梅。從始至終,她都在“喊冤”。
對于“跟蹤游客購物”,她這樣解釋:“我站著,恰好客人走過來,我就會問,你們在看什么呢?有沒有買啊?這不能算逼迫購物。”
她說自己不會和不購物的游客過不去:“我接待過一個人就買100萬東西的客人,也接待過一毛錢不花的,我不會跟他過不去的。我是快40歲的人了,什么都看得開。”
她還說:“我在車上確實提到上海人精明、大陸人到香港生孩子等等,但這全世界都知道,能算看不起人嗎?香港的景點少,不像大陸每個景點能講好久,我只好講講前段時間報道過的新聞了。如果他抱著抵觸我的心態(tài),那么我講的每句話他都會認為是錯的。”
提到“老鼠躲貓”,她辯白說,這只不過是句“玩笑話”。
她告訴記者,她是對得起內(nèi)地游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