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lián)酋一個12歲的女童,因為連續(xù)16個月使用同一個礦泉水瓶,得了癌癥。因為瓶里面含一種叫做PET的塑料材質,用一次是安全的;但如果你因節(jié)儉或方便而重復使用,就有致癌危險。”這個在網(wǎng)絡上瘋傳的帖子,讓每一個看到的人都心慌慌的。帖子里還稱,女童患癌癥的秘密就在塑料瓶底——那么,這個秘密到底是什么呢?
事實上,我們平時不論是用餐盒吃飯,還是喝瓶裝飲料,很少有人關注盒底或瓶底。“看到塑料瓶底的三角形了嗎?注意到里面的數(shù)字了嗎?”帖子里詳細列舉了每一個數(shù)字所代表的“秘密”。
例如:數(shù)字1代表該塑料的材質為PET,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常見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等;耐熱至70℃,易變形,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融出;使用10個月后,可能釋放出致癌物DEHP;不能放在汽車內曬太陽,不能裝酒、油等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