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記者 張鈺蕓 報道
你在餐廳里吃到的醬牛肉是什么顏色的?如果粉嫩鮮紅,那十有八九添加了亞硝酸鹽。一旦制作過程中廚師手一抖,人均攝入量達0.3克到0.5克,就會出現輕則嘔吐重則死亡的中毒癥狀。從6月12日開始,衛(wèi)生部和國家食藥監(jiān)全面叫停酒店、大排檔、小吃店等餐飲服務單位使用亞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的行為。昨天記者采訪滬上多名餐飲界人士后發(fā)現,亞硝酸鹽在餐飲環(huán)節(jié)中的使用范圍遍及各種肉類,早已是廚房常備“調料”。
亞硝酸鹽是“肉中?汀
對于很多食客來說,熟肉內外一致的粉紅色外表早已司空見慣,但這并不是肉類煮熟后的正常表現,而是亞硝酸鹽的“功勞”。昨天,記者走訪部分餐館,并采訪多名餐飲界人士后發(fā)現,亞硝酸鹽早已成為“肉中常客”。
在棗陽路上一家川菜館里,一份杭椒炒牛肉只要26元。記者仔細一看,盤里的牛肉全部呈現粉紅色的狀態(tài),即使廚師用了醬油也沒能掩蓋。牛肉入口后更是軟嫩鮮香,毫無粗粗拉拉的肉質纖維。在萬航渡路的一個馬路菜場附近,一家熟食店正在銷售特價醬牛肉,每斤30元。正值晚飯時間,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記者看到其中一人買了46元的醬牛肉,并讓店主切好。外面一層醬紅色的牛肉一切開,就能看到里面的嫩紅狀態(tài)。而記者在超市看到,內在褐色的醬牛肉售價38.8元一斤,生牛肉的零售價也在24元左右,這家熟食店的牛肉顯然“價廉物美”。
就連營養(yǎng)專家也曾中招,中國農業(yè)大學(微博)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在其微博上透露:“如今滿大街的所謂熟肉,紅粉一片,都是嫩肉粉、保水劑、亞硝酸鹽加上增味劑的味道和口感。偶爾能看到純正顏色純正質地的熟牛肉,有肌肉的自然紋理和口感。最悲催的是,前兩年有兩次買了牛肉自己煮,結果煮出來還是粉紅色的,估計是注水時加了亞硝酸鹽。 ”
“燒熟后還是粉紅、嫩紅色的肉,十有八九使用了亞硝酸鹽。 ”一位從業(yè)20年的資深廚師告訴記者,在餐飲行業(yè),無論是自制熟食還是煎炸燒烤,肉類料理中使用亞硝酸鹽已成常態(tài),甚至是不少廚師的必備“調料”。
殘留限廚師能控制住嗎
作為常用的食品添加劑,此次衛(wèi)生部和食藥監(jiān)局共同發(fā)文,禁止其在餐飲服務單位使用。但在食品工業(yè)中卻依舊可以使用。業(yè)內人士表示,這是因為食品添加劑本來就不應該用于餐飲業(yè),而大廚使用時僅憑經驗難以精確控量,更是讓亞硝酸鹽中毒事件頻發(fā)。
上海市食品添加劑協(xié)會副秘書長吉鶴立表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是針對食品工業(yè)企業(yè)發(fā)出的,不涉及到餐飲業(yè),但多年以來,餐飲業(yè)都在使用亞硝酸鹽,出現不少中毒事件。 ”他指出,亞硝酸鹽是國際上廣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但使用上有著嚴格的標準,其殘留量應該小于30毫克/千克,這樣精準的標準,食品工業(yè)企業(yè)可以做到,餐飲企業(yè)就控制不了劑量。
“30ppm的殘留限是廚師用大勺能控制得住的嗎?既然目前無法保障所有餐館不超標不誤用,衛(wèi)生部禁止餐飲業(yè)使用是確保安全的措施。 ”范志紅也表示,由于亞硝酸鹽的外觀和食鹽幾無差別,很多中毒事件都是因為廚師誤放導致,所以禁用很有必要。
亞硝酸鹽為何“受歡迎”
一是顏色好看,粉紅的看上去新鮮;口味好,一點不塞牙,還有一種腌制的香味。二是防腐效果好,用亞硝酸鹽制作的熟食放一個星期都不會壞。三是節(jié)約成本,禽肉特別是牛肉越煮越縮水,但用了亞硝酸鹽,很快就能讓肉變得酥嫩,并且不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