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業(yè)明膠制藥用膠囊就成了毒膠囊,用泰康人壽(微博)兩全分紅險為非富裕低保障人群提供主要風險保障,保險就成了毒保險!即使純粹追求投資收益,分紅險也不是最佳選擇!如果你是泰康人壽分紅險客戶,你是否中了毒保險?世紀保網為你揭開謎底。
到銀行存款時,保險人員說它是一款理財產品,收益比存款利息高;收益較差要退保時,保險人員說這是一份保險,退保要扣錢;發(fā)生死亡賠償時,賠償金與客戶所交保費相差無幾!泰康人壽全力推銷的分紅險遭到了消費者與專業(yè)人士的共同質疑,泰康人壽分紅險到底是否是毒保險?!
泰康人壽兩全分紅險:夏利車插上奔馳標?
在泰康人壽官網上,對其一款名為“泰康金滿倉兩全保險(分紅險)”如此介紹:“金滿倉”是一種保值、增值的分紅型產品,集保險保障與投資理財于一身,客戶除享有保險保障外,還有機會參與公司經營成果的分配。字面上給消費者的感覺是既理財又保險。那么泰康人壽分紅險的保障是否強?回報是否高呢?
“泰康金滿倉兩全保險(分紅險)”的保障功能并不強,通俗地講就是不保險!
根據公開資料,早在2004年,著名保險權威郝演蘇教授就指出:分紅險的保障功能幾乎為零,千萬不要相信分紅險。泰康金滿倉兩全保險(分紅險)是消費者在世紀保網上投訴較多的分紅險,從保障角度解讀其條款可以發(fā)現,疾病及身故保障金額與客戶所的保險費相差無幾,保障功能非常有限。據媒體報道,一分紅險客戶,三年所交保費約三萬元,身故后獲得的賠款僅比其三年所交保費多出數千元。
既然保障功能不強,那么泰康人壽分紅險的收益回報是否高呢?去年12月16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開《分紅險陷阱》:“保險公司想掛羊頭賣狗肉,結果羊肉也不是好羊肉,狗肉也不是好狗肉”。著名保險法專家陳欣認為,國內的分紅險,實際上就是保險公司賣的定期存款,而且保本不保息,“沒覺得有正面作用”。有銀行理財人士告訴世紀保網:“分紅險的理財收益肯定不能與銀行和基金等理財產品比!要超過銀行和基金的收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分析方法很難獲得一些保險公司的認可,正如消費者投訴中反應到的:你跟銀行存款比收益,他說這個是保險;你說不要買保險,他說這個可以理財。保險公司和保監(jiān)會也都強調:盡管部分壽險產品偏重投資功能,但本質上屬于保險產品。但是讓普通消費者迷惑的是:保障功能幾乎為零的分紅險,它還是保險嗎?!更準確地說,它還是一份值得保險公司、保險行業(yè)主推的保險產品嗎?!
消費者:如何判斷你的保險有無中毒?
保監(jiān)會近期指出,購買保險時,應先考慮保障型保險,然后根據經濟條件再考慮儲蓄和投資理財規(guī)劃(保險)。據此推理,如果你還沒有購買健康險、意外險等傳統(tǒng)保障型壽險,而直接購買了泰康人壽分紅險,那么意味著你很有可能中“毒”了。
那么有多少收入?購買了哪些保障型保險后才適合購買分紅險?
據友邦保險統(tǒng)計,2011年,重大疾病件均賠付為7.7萬多元,較2010年增長近10%,但對比重疾后的實際金額需求,仍有不小缺口。因此保障型保險的保額不能過低,對大部分人來講,業(yè)內人士建議一般定在20萬左右比較合適。如果以30歲男性,30年保障及繳費期,購買定期壽險附加重疾險,保障金額為20萬元計算,目前市場保費成本約為3000元/年。按照保費支出不超過年收入的7%計算,年收入應不低于42857元,可以初步認為,如果你的年收入低于4萬元而購買了高額分紅險,意味著你有可能中“毒”了。
還有一種更簡便的判斷方法,如果你每年所交的分紅險保費,超過了個人年收入的10%,也意味著你的保險可能有“毒”,應盡快適當調整。
泰康人壽分紅險獨大堪憂
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2011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977元,城鎮(zhèn)居民純收入為23979元,低于適合購買分紅險所需4萬元左右的收入。從這個角度講,泰康人壽的分紅險僅僅符合較高收入階層的保險需求,并不適合大部分消費者購買,是一個小眾保險。但令人擔憂的是,分紅險一直是泰康人壽的主推產品,2011年保費收入達到了個險及銀保業(yè)務規(guī)模的96.93%,有多少比例的泰康人壽個人客戶是高收入階層?有多少消費者買了毒保險。
2011年上半年保險監(jiān)管工作會議上指出:“分紅險保費收入占壽險保費收入比重達91.6%,壽險市場‘一險獨大’的問題日益突出!备鶕igma的數據顯示,過去我國保險深度的提高主要是由分紅險等理財型保險產品的增長所帶來的,保障型產品的保險深度不增反減。我國的保險深度從2001年的1.31%提升至2010年的2.66%,主要是理財產品型產品的深度從0.38%上升至2010年的2.23%,保障型產品的保險深度反而是從0.92%下降至0.43%。
中國目前所處的階段,要求保險公司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保障型保險,做為一種制度設計,為社會提供保障安排是中國保險公司的社會使命,甚至是政治責任。個別保險公司在享受了制度帶來的保險經營權時,卻放棄了這種使命和責任,在保監(jiān)會再三強調保險的本質是保障時,片面追求保費規(guī)模,片面推廣分紅保險,是一種對社會、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行為。
究竟誰在制造毒保險?泰康人壽分紅險有沒有毒?請繼續(xù)關注本網與世紀保網聯合推出的“有毒的分紅險”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