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咨詢。新快報記者畢志毅/攝
■“學大教育”亂象追蹤
業(yè)內人士揭“學大教育”五大黑幕
■采寫:新快報記者 張若然
新快報連續(xù)幾日報道“學大教育”亂象,隨著新學期的開始,各類培訓機構看準了開學后的學生市場以及家長望子成龍心理,紛紛推出一對一輔導和高考輔導等補習項目,其行業(yè)內部存在的黑幕和漏洞引人擔憂。
這些教育機構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伎倆?類似“學大教育”這樣的教育機構究竟如何侵犯學員和家長的權益?新快報記者協同業(yè)內人士為您一一揭開。
黑幕
1夸大廣告宣傳效果吸引家長
鋪天蓋地的廣告牌,鬧市區(qū)隨處可見的宣傳單,不時可以收到的廣告短信,“學大教育”將立體式的廣告轟炸進行到了極致。新快報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不論是報刊亭的遮陽傘,還是公交車車身,幾乎隨處可見教育機構的宣傳廣告,“學大教育”的廣告在這其中尤為顯眼。在一些地鐵站外,常能看到家長在“學大教育”的廣告牌前駐足觀看。“看上去都是為家長著想的廣告詞,實際上是‘學大教育’吸引家長購買課程的一種手段。”“學大教育”的廣告宣傳模式遭業(yè)內人士踢爆。
“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家長都為孩子的成績和排名擔憂,有幾人能理性地面對這些廣告宣傳?”該業(yè)內人士稱,類似“學大教育”等教輔機構的廣告內容其實嚴重失真,基本都在吹噓。
業(yè)內人士分析,家長在看到大肆宣傳的廣告后,會親身到學習中心咨詢,進入學習中心之后,就能看到中心內擺著各種各樣的獎項,“學大教育”此舉就是為了讓家長放下心來,相信其“強大”的辦學實力。“其實這些獎項都是跟當地網站合作的,沒有什么公信力,都是交點錢就可以拿到的東西。”業(yè)內人士表示,“學大教育”此舉是通過廣告手段讓家長心安理得地為孩子辦理補習課程。
黑幕
2咨詢師一切以賺錢為目的
曾為孩子報名參加“學大教育”補習的學生家長告訴新快報記者,家長進入“學大教育”學習中心后,最先接觸到的就是教育咨詢師,也稱“課程顧問”,教育咨詢師會向家長介紹“學大教育”的各類課程,一旦家長有報名的傾向,教育咨詢師無一例外都會給家長開出金額不一的折扣,以吸引家長盡快完成報名。
記者以家長的身份到“學大教育”天河學習中心進行咨詢,進入學習中心后,一名教育咨詢師熱情地接待了記者,了解了孩子的信息后,他馬上提出各種各樣的課程供記者挑選,并稱每個課程都會有最好的老師進行輔導。
“教育咨詢師說白了跟銷售員沒什么區(qū)別,看上去很專業(yè),實際上一切以利益為唯一目的。”一名在教育機構任職多年的業(yè)內人士表示,每個教育咨詢師有自己的分析模式,會針對家長所述孩子缺點進行課程方面的指導和調整,實際上對于孩子的缺點,他們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的,因為之前已經進行了語言技巧和談判施壓能力等方面的培訓。
黑幕
3賣出大課程提成更加可觀
“如果你聽同一個咨詢師的分析,十個孩子的學習問題,他的回答幾乎都一樣。他們會用各種回答催眠家長,看到家長就要動心了,便會以各種方式讓家長簽單,而且購買課越長越好。”業(yè)內人士說。業(yè)內人士稱,有時還會出現“逼單”的情況,即誘導家長先簽協議,然后再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施加壓力,讓家長盡快交錢或付定金。“這些咨詢師淘汰率很高,所以留下的都是些能說會道、訓練有序、深知家長心理需求的一線銷售精英,他們對一些核心問題駕輕就熟,一般的家長難以招架。”業(yè)內人士稱。
此外,教育咨詢師也會建議學生家長購買大課程和多課時的課程,這是因為課程越“大”課時越多,不僅可以給教育咨詢師帶來可觀的提成,也使機構的現金流得到保證。“比如,家長報4萬以上的課程,咨詢師簽一個學生就能拿到好幾千元的提成。”
黑幕
4補習效果不好想退費很難
如果孩子在“學大教育”補習出現效果欠佳的情況,家長都會有結束補習的念頭,畢竟“學大教育”在廣告宣傳方面會宣稱“看效果付款”的廣告詞。但一旦家長表露出此意向,學員的班主任和原教育咨詢師便會絞盡腦汁讓學員繼續(xù)學習,繼續(xù)支付補習費用。
此說法得到了多數學生家長的認可。“如果學生家長想退費,那之前交的錢以及所上的課時統統都會扣掉,即使會返還部分費用,也要經過‘學大教育’領導的層層審批,整個過程可能長達一個月或更長,目的就是將家長和學生拖垮。”
業(yè)內人士稱,“學大教育”看中的是學生家長急切的心態(tài),采用“以拖為主”的策略,在家長簽約前一味忽悠,當家長要退款時,就會將合同中隱藏的“霸王條款”一一指出,作為阻礙家長退費的手段。“大部分家長都耗不起,要不繼續(xù)交錢買課程學下去,要不隨便收回極少部分的學費后放棄學習,無論哪種方式,‘學大教育’可以從中牟利。”
黑幕
5課程收費并沒有具體定價
“學大教育”的收費標準相當高,一般家庭難以承受,有些家庭在并不富裕的情況下,經過教育咨詢師的“催眠”后會省吃簡用為孩子報名,支付幾萬元的費用。記者曾以消費者的身份向“學大教育”咨詢,一個高考沖刺封閉課程,每個課時的收費就達200元,而一天的培訓會有6至8個課時,單純一天的補習費用就要上千元。
更讓學生家長難以接受的是,教育咨詢師會根據家長的經濟水平給出不同檔次的折扣,恰好從側面證明課程收費其實并沒有具體定價。“有的課程先標高價,家長犯難的時候,咨詢師以體諒家長的角度出發(fā)給出折扣,讓家長感覺好像得了個大便宜一樣。”一名家長說,既然都已經向教育機構咨詢,自然是抱著為孩子報名補習的目的,看到教育咨詢師開出的折扣,很難會有家長不心動。
■記者手記
勿為賺錢不顧孩子隱私
個人隱私在現代社會逐漸受到重視。以快遞單信息為例,在快遞行業(yè)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快遞單從被人隨意丟棄到被犯罪分子利用造成侵權,經歷了疼痛的人們開始重視和保護隨處可見的個人隱私信息,這個道理應該在“學大教育”亂象這一事件上體現。不應該在孩子和家長的權益受到侵犯之后,“學大教育”才去對孩子的隱私進行保護。
孩子的個人隱私就不應該去保護了嗎?小孩子的個人信息就可以被隨便公布了嗎?很難想象,一個個孩子的姓名和學校,如此堂而皇之地被公布在所有人的視野中,教育機構還辯稱這不是“廣告”,只是“祝賀”。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教育機構所公布的這些信息,其中竟然還有部分是錯誤的,試問這樣的“祝賀”有什么意義?這樣的“廣告”真實性何在?
筆者在調查中感覺到,教育機構違規(guī)將學員信息用作廣告只是這個行業(yè)管理混亂的冰山一角,其行業(yè)內部存在的種種漏洞更加觸目驚心。家長不僅要在挑選教育輔導機構時多長心眼,一旦發(fā)現教育機構存在問題,或是被教育機構侵權時,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