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保障房中一個大類。
2011年要求開工新建的10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計劃中,并非只有人們熟悉的公租房、廉租房、經(jīng)濟適用房等,還包括400萬套棚戶區(qū)改造住房。
武漢市2011年的棚改住房建設(shè)任務(wù),占整個保障房任務(wù)量的四分之一。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當?shù)匾恍?ldquo;棚改”工程處于城市黃金地段,原本的保障安居工程,變成政府儲地賣地的拆遷工程。其中,“漢西建材片”建于2009年的樓、“非金屬公司片”建于1999年的樓,均被納入棚改。
當?shù)鼐用穹从常?ldquo;漢西建材片”已拆遷的居民都被“貨幣安置”,由于補償?shù)投I不起房,從而造成拆遷戶市民事實上的住房沒保障。
對此,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guī)劃局拒絕回應(yīng)。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部副主任王玨林曾對媒體表示,“棚改”要達到居民改善和保障居住的目的。地方政府不能為了得到棚戶區(qū)的地,只拆不建,一拆了之。
78歲的孫國強,說起自己的保障房,眼含淚珠,他覺得自己被騙了。
孫國強住在武漢硚口區(qū)的太平洋社區(qū)。按照武漢去年完成的11.8萬套(戶)保障性安居工程計劃,其中有3萬戶棚戶區(qū)改造,太平洋社區(qū)被納入棚改項目。
2009年11月23日,一個叫“武漢戰(zhàn)友房地產(chǎn)咨詢公司”的拆遷公司進駐這里,給孫國強六張白紙,要求簽名,按手印。
拆遷公司承諾,他們有資格在“漢口城市廣場[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買到一套“動遷安置房”,2010年底可以搬進去。
因為不堪拆遷辦“騷擾”,孫國強同意簽字。隨后,白紙被拆遷公司拿走。孫國強領(lǐng)到53萬元貨幣安置補償款,開始等待安置房建成。
如今,兩年半過去了,孫國強仍沒等到安置房。他去信訪辦反映情況。信訪辦告訴他,不會再有安置房了,因為他已選擇“貨幣安置”。
目前,孫國強仍在外租房生活。
陳忠超所住6層新樓建于2009年,搬入不到2個月被通知棚改,他不同意,遭刀砍
太平洋社區(qū),臨近武漢漢西建材市場,是商貿(mào)集散地,隨著附近中央CBD的開建,如今已是黃金地[簡介 最新動態(tài)]段。
和孫國強一樣,工程師陳忠超的住所,也被列入“漢西建材片”棚戶改造。但和孫國強不同,陳忠超拒絕簽字,即便他被打斷了手臂和胸椎。
陳忠超是原武漢汽配廠的高級工程師。
武漢汽配廠是破產(chǎn)特困企業(yè)。老的員工宿舍樓很破舊。2007年,陳忠超等人向武漢市申請利用自有土地集資建房。職工人均集資5萬多元,建起5棟新宿舍樓,共200多戶。2009年完工,5月-10月,職工陸續(xù)裝修搬入。
陳忠超他們搬入不到2個月,被通知要被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