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汽車:限購政策對于治理交通擁堵能做出多少貢獻(xiàn)?對于新能源車的促進(jìn)作用又如何?
《廣州日報》汽車版主編 汪云青
汪云青:限行是治不了堵的,因為已經(jīng)堵了。不可能說因為限行就不堵了,限行只是說緩解不要讓它堵得更厲害,或者堵的程度變得更厲害的速度變慢一點,只能是這樣。因為車的數(shù)量還是在增加的,限行了以后數(shù)量還是在增加的。因為中國處于一個增量的過程中,但是不能像以前那樣,如果不限的話,一年翻著翻著增那是受不了的。所以限行這個東西我是這么看的,在這個限購政策之前我就說過,北京限購的時候我就說過,全國千萬人口級別的城市將來都會限,但是就是說限法不動,可能各種各樣的限法。你是這樣限,我是那樣限,過了不久,后來廣州也限。當(dāng)然很多人批評政府的做法,但是我的看法是,政府也是無奈的,作為政府他也不太想去限,但是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了。我之前也寫過一個小的評論“無解方程式”,這個千萬以上的人口大城市的堵車是無解。實際上沒有哪一個千萬人口的大城市不堵車的。
限行另外一個原因在我看來,對汽車消費有一個社會剛性的制約因素。社會剛性制約因素的體現(xiàn),車需要地方停,你需要道路走,這個東西不是跟車本身一樣可以無限增長的,資源是有限的,是一種剛性制約。這個東西呢,這個現(xiàn)實消費者你只能去接受、適應(yīng),我覺得很難改變。包括雖然說限行大家批評得比較多,但是接下來我相信還會有城市會陸續(xù)出臺不同的限行的政策,一定會有,可能辦法不一樣。有的可能是碳排放,有的是擁堵費,有的是別的形式排污費,其實都是限。
此次廣州限購細(xì)則盡管出臺了一些鼓勵新能源車的政策,但是銷售還沒有上來呢,這說明新能源車本身還是沒有達(dá)到市場接受的一個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