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分子以較低的價格收購運輸進境,經(jīng)翻新包裝后,通常以較高的價格出售以牟取暴利
記者 徐毅兒 通訊員 韋志軍 廖克強 靳蕊
走私國外的報廢車,然后花數(shù)千元化零為整,即可拼出十多萬元的高檔車。這就是海關(guān)通常說的“切割車”,對走私分子而言,它代表著暴利。記者昨日從海關(guān)了解到,今年以來,珠江口水域走私舊切割汽車活動又呈抬頭趨勢,且手法也不斷創(chuàng)新。
切割車多為國外報廢車
7月1日,在廣東黃埔海關(guān)海上緝私基地,記者看到,汽車頂、車架、車門、駕駛室、輪胎等密密麻麻地擺滿一地,儼如一個存放廢鋼廢鐵的地方。“這些全是海關(guān)查獲的走私車,除少數(shù)整車外,大部分都是切割件。”吳錫坤告訴記者:“別看它們破爛不堪,走私分子將它們拼起來后有一些照樣上路,更多的切割件就被當(dāng)汽車零配件來賣。流入市場后,無論是拼裝車還是使用切割件的其他車,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容易帶來交通事故。”
記者了解到,切割車,實際上大部分就是境外的二手車、報廢車或事故車,走私分子通常將收購的這些車輛進行拆分,以方便逃避監(jiān)管走私進境。在走私分子手中,這些走私進境車輛通常會以三種形式流入國內(nèi)汽車消費市場:一是翻新,對走私整車進行翻新,將舊車的特征掩蓋后出售。二是拼裝,對那些相對完整的切割件,比如汽車的主體柜架完整、發(fā)動機尚在的,走私分子通常將它們拼在一起,湊成一輛完整的車出售。三是當(dāng)零配件出售,對那些無法重新拼裝成整車的切割件,走私分子通常將它當(dāng)成零配件出售,或流入二手車市場,或流入汽車維修市場。
數(shù)千元拼出“高檔車”
“高額的非法利潤是走私切割車屢禁不絕的重要因素。”吳錫坤說:“有資料顯示,在境外,事故車或報廢車的收購價格十分低廉,通常每臺只需要花幾千或上萬港幣就可購買到,走私進境賣給地下拼裝市場拼裝后出售,每臺的利潤在3萬至8萬元之間,有的高檔車甚至達十幾萬。”
“垃圾”的外衣下面隱藏著巨大的暴利,動輒數(shù)倍十幾倍的利潤空間,對走私分子而言有著極大的誘惑力。因此,一些走私分子不惜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冒著被國家法律法規(guī)制裁的危險從事走私切割車的活動。
據(jù)了解,截至6月15日,黃埔海關(guān)就查獲了7起舊切割汽車走私案件,查獲走私進口舊整車40輛,切割車件73套,舊貨車駕駛室13臺,案值約987萬元。針對今年切割車走私又呈抬頭趨勢,且手法也不斷創(chuàng)新,黃埔海關(guān)除堅持“海上查、岸上堵”的打私策略,還加強了跨關(guān)區(qū)合作與互動。
走私鏈條三步驟
境外收貨走私人員以較低的價格在境外收購各種成色的舊汽車、報廢車或二手車等,然后對收購到的車進行包裝,不好偽裝的,通常將汽車拆分成切割件。
運輸入境將走私船只進行偽裝后,通過“螞蟻搬家”等方式由海上運輸進境。境內(nèi)處理走私進境后,有專人接貨,對切割車或切割件進行處理后進行銷售,流入國內(nèi)汽車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