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昨晨、今晨4時至6時
●地點:中山北路、驪山路口普陀山海鮮酒店門前廣場
●場景:一輛沒有冷藏功能的面包車,幾大袋沒有檢驗檢疫證明的牛肉,10多個從大渡河路、臨汾路等處菜場趕來“進貨”的攤主……借著微亮的天色,地下“鐘點”批發(fā)市場里見不得光的“蹩腳”貨色,正順著一條條暗道溜上一戶戶人家的餐桌。
4時許進貨“肉從連云港運來”
依照讀者提供的線索,記者趕到現(xiàn)場。此刻,一輛安徽牌照的面包車、兩輛助動車正靜靜地停在路邊,三個人席地而坐,用警惕的目光掃視著身邊的陌生人!拔襾磉@里等長途班車接人的,你也是吧?”“不是,來進貨的!苯舆^我們遞上的煙,幾個人的戒心頓時少了許多,慢慢打開了話匣子。
一個自稱姓王的安徽人說自己在臨汾路附近的菜場里擺了個肉攤,從今年五六月起每天都到這里進牛肉,“這肉是從江蘇連云港運來的,到上海后用面包車分送到像這樣的四五個固定地方,我們買回去后就賣給顧客。”
“今天車子來晚了嘛。”不一會兒,我們身邊又聚集了10多個人,他們大多來自安徽、河南、山東等地,基本上都是閘北、普陀兩區(qū)部分菜場的肉攤攤主。
5時15分挑貨“比正規(guī)渠道便宜”
一輛浙江牌照的白色面包車駛進了廣場,可能是車廂里太熱,司機索性打起了赤膊?嗟攘季玫臄傊鱾兎鋼矶,七手八腳地從車上抬下了四大袋貨色,他們熟門熟路地用刀劃開黃色的蛇皮袋后,暗紅色的牛腩、牛排、牛腿、牛夾心等立刻暴露在悶熱的空氣中,濃重的腥臭味彌漫開去,引來不少蒼蠅叮咬。
“別看這肉賣相不靈,可價格便宜,才21.5元一斤,比正規(guī)渠道便宜了不少。我拿到市場里開價30元左右,200斤肉,一天能賺1000多塊!薄巴趵习濉币贿叺皖^忙著挑肉,一邊和我們說起了生意經(jīng)。
5時45分交易“肉色真有點發(fā)綠”
“快點來稱分量!痹诒娙说暮艉爸,一個打著赤膊,穿著平腳褲,戴著遮陽帽、黑邊框眼鏡的中年男子,騎著輛電瓶三輪車緩緩而來!澳銈冊趺窗汛佣即蜷_了,這樣放一個小時肉都要臭了!睆能嚿闲断码娮映雍螅心昴凶訑(shù)落著眾人!斑@肉本來就臭的!”面對攤主們的回應(yīng),中年男子提鼻一聞,蹲身一看,嘴里嘟囔著,“今天的肉色真有點發(fā)綠。”
過完秤后,攤主們有的當(dāng)場付錢,有的拿著填好的發(fā)貨單按月結(jié)賬,自始至終,不見半張發(fā)票和檢驗檢疫證明。約摸半個小時,眾人四散而去,記者尾隨一個攤主,發(fā)覺其就在百米之遙的永昌泰山支路菜市場做生意。一回到自己的攤位,攤主就把牛肉一骨腦地倒進一缸液體中去味。而那個過秤的中年男子在鉆進泰山二村后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