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無人車行業(yè)中可分為兩大類玩家。一類是如百度、谷歌這般擁有軟件技術實力的企業(yè),依托各自的人工智能技術優(yōu)勢,在無人駕駛系統方面頗為搶眼。另一類如福特、寶馬、本田等傳統車企,因在汽車領域積累多年,同樣對無人駕駛摩拳擦掌。
早在“無人駕駛”成為科幻作品標配的那一刻,無人車行業(yè)爆發(fā)的“火種”就已經暗暗埋下了。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及資本的加碼,市場對無人車的熱情更是水漲船高,其中不乏大牌企業(yè)。9月1日,百度公司在“2016百度世界大會”上再次亮相無人車,同時宣布已獲批美國加州無人車道路測試牌照,這也是目前全球第15張相關牌照。自2013年百度無人駕駛項目啟動后,三年的培育期令其可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上完成包括切換車道、超車等復雜駕駛動作。
除百度之外,無人車行業(yè)還有眾多玩家。蘋果的“泰坦計劃”由起初的電動車延伸為自動駕駛車,奧迪則已推出自動駕駛原型車,寶馬、福特、通用、本田、谷歌、特斯拉、微軟等企業(yè)同樣有所動作。無論是科技企業(yè)或傳統車企,各家為搶占先機紛紛發(fā)力,以望在未來幾年內有所突破。
然而,成本、生態(tài)環(huán)境等行業(yè)制約因素同樣橫亙于前。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應用于無人車上的零部件如激光雷達價格高達數十萬元,圖像識別技術提升仍需時日。且由于行業(yè)尚屬成長初期,相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并不成熟,無人車行業(yè)尚需“拓荒者”。
全自動+高安全=高成本?
7月初被曝光的特斯拉“自動駕駛奪命車禍”還歷歷在目,死者開啟自動駕駛的一輛Model S在行駛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直撞上了左前方正在轉彎的卡車。車禍發(fā)生時,Model S并未自動剎車。該事件也引發(fā)了一輪關于無人駕駛汽車安全性的大討論。
“其實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汽車僅僅屬于無人駕駛的Level 3,還未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完全自動駕駛。”一位無人駕駛行業(y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部分環(huán)境感知和操作仍需要人工來操作。”
據了解,目前無人駕駛系統共分為4個級別,包括Level1(輔助駕駛級別)、Level2(部分自動駕駛)、Level3(高度無人駕駛)和Level4(完全無人駕駛)。“輔助駕駛系統的造價可以在人們承擔的范圍內,比較容易量產,可以進入社會和實際應用,但問題是它應用的傳感器較為廉價,因而對軟件要求極高,也無法實現完全的無人駕駛。”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yè)部負責人王勁指出。
目前,大部分傳統車企仍舊走的是“穩(wěn)妥”路線,從Level3切入自動駕駛領域。而部分“激進”的科技企業(yè),則直接從Level 4(完全無人駕駛)開始。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諸如百度、谷歌、福特等企業(yè)的無人車均在Level 4上有所發(fā)力。
然而,如此超前的Level4究竟能不能保障乘客安全呢?“百度直接切入level4等級,一開始就用非常昂貴的激光傳感器等,不計代價首先保證安全性,未來再尋找降低硬件成本的方法。”王勁指出,“我們目前擁有全球最佳的交通場景車輛識別能力,根據今年8月份KITTI評測的最新成績,百度無人車在車輛檢測中排名第一,6項指標中有4項第一。”
可問題在于,安全的完全無人駕駛汽車,其成本之高,目前很難被市場所接受。據王勁介紹,用于百度無人車的64線激光雷達去年的價格是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萬元,周圍還有數個16線激光雷達,價格同樣不菲;去年,百度無人車在服務器成本方面則高達20萬元。
不過,王勁對未來的無人車價格仍保持樂觀,“我們兩周前投資了一個激光雷達公司LIDAR,他們的CEO宣布,如果訂單達到100萬個雷達,可讓其售價降至500美元,這是巨大的成本下降。”此外,百度無人駕駛所需的服務器成本今年也已降低至去年的幾分之一。“我們相信未來5年內,無人車的價格能夠降到合理區(qū)間內。”
生態(tài)環(huán)境待考
“無人車發(fā)展的瓶頸包括技術、法律法規(guī)、基礎設施等。在技術方面,軟件上已經沒有根本性的瓶頸,最大的瓶頸在于集成現有技術,形成跨行業(yè)技術集成的能力。”圍繞無人車行業(yè)現狀,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安寧指出。
目前,無人車行業(yè)中可分為兩大類玩家。一類是如百度、谷歌這般擁有軟件技術實力的企業(yè),依托各自的人工智能技術優(yōu)勢,在無人駕駛系統方面頗為搶眼。另一類如福特、寶馬、本田等傳統車企,因在汽車領域積累多年,同樣對無人駕駛摩拳擦掌。
但事實上,一輛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既要集合人工智能的技術能力,同樣也需要保障硬件安全、乘坐舒適等成熟的整車技術。如何將軟硬件集成在一起,對所有涉足無人車的企業(yè)而言,均是挑戰(zhàn)。
“其實傳統整車廠有集成技術優(yōu)勢,過去整車廠就是把發(fā)動機、內燃機、電池等集成在一輛汽車中,但無人駕駛汽車涉及到跨行業(yè)能力,這對整車廠是個考驗。”陳安寧坦言,目前跨行業(yè)的技術集成還沒有任何企業(yè)可以實現,包括諸如百度這樣的科技類公司。
因此,陳安寧特別強調,傳統車企與互聯網企業(yè)應開放互補,共同打造更安全、更智能、更環(huán)保的汽車。在他看來,無人駕駛的生態(tài)打造,一定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企業(yè)合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