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屢見“特供”品:酒類茶葉成假冒重災區(qū)
2012-10-22 07:57 北京晨報
市場上假借國家機關名義,打著“專供”和“特供”名號的產品不少,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市場上銷售的所謂“專供”、“特供”商品基本都是假冒的,目的是通過不正當手段提高產品的價格、提升產品的銷量。專家提醒,消費者應該警惕這些產品背后的騙局,防止因為這些產品的質量問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酒類茶葉成假冒重災區(qū)
從10月開始,國家工商總局和相關執(zhí)法部門配合,開展集中清理整頓假借國家機關名義生產銷售“特供”、“專供”商品的專項行動。記者跟隨執(zhí)法人員在北京、貴州等地調查發(fā)現(xiàn),此類商品主要集中在白酒、紅酒、茶葉等種類上,而“軍隊”、“武警”、“釣魚臺國賓館”、“人民大會堂”等單位成了“特供”、“專供”的重災區(qū)。
5月初,貴陽市工商局接到舉報,稱貴州匯文酒業(yè)有限公司大規(guī)模生產銷售“武警專供”、“武警特供”、“武警接待酒”。執(zhí)法人員對這家公司展開徹底清查,據(jù)公司負責人李某交代,他們從2011年3月起,自行設計印制“武警專供酒”等瓶貼、包裝盒、包裝箱,然后交給茅臺鎮(zhèn)一家酒業(yè)公司的業(yè)務員,業(yè)務員租用了一間民房,用他們酒廠生產的未貼標志的瓶裝酒和匯文公司提供的瓶貼等,生產所謂的武警專供酒。
而按照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廣告法》等規(guī)定,產品包裝和廣告宣傳中,不得出現(xiàn)利用國家機關或類似名義,宣傳“特供”、“專供”等內容。進一步調查時,執(zhí)法人員還發(fā)現(xiàn),除了在包裝上違法使用“武警專供”字樣,匯文公司銷售的白酒從包裝到酒瓶都和茅臺酒十分相似。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北京聯(lián)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yè)務被指霸王條款
- 2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3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4聯(lián)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5研究發(fā)現(xiàn)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6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7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yè)
- 8iPhone 5首日預訂創(chuàng)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
- 9蘋果維修條款修改后還有哪些“霸氣”未變?
- 10富士康的神秘與開放:員工跳辣舞 自稱“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