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有毒 iPhone中招
研究發(fā)現iPhone一代最毒 專家稱平時接觸手機對健康影響不大
看外表,如今的手機個個光鮮亮麗,但是外表之下卻掩藏著不少有毒化學物質!近日,一項研究調查了最近5年的36款手機,發(fā)現它們都包含鉛、汞和鎘等有毒物質中的至少一種。外媒稱,這些物質與孩子的出生缺陷、學習能力受損和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有關。
有6款手機的“危險系數”最高,其中iPhone一代毒性最大。不過,專家表示,人們平時正常使用手機并不會“中毒”,“受害者”主要是環(huán)境。
/研究結論/
新款手機毒性減小
但仍對人體健康有影響
這一研究是由外國拆卸組織iFixit和一家名為healthystuff.org的健康研究機構進行的,對36款智能手機進行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給出0-5的評分,分數越低代表有毒化學物質含量越少,并且按照化學成分、零部件和整體評價對這些產品進行排名。
在此次檢測的36款手機中,有6款手機對環(huán)境危害較小,24款手機危害中等,還有6款手機危害較大。
iPhone一代(iPhone 2G)為所有受調查手機中毒性最大的,而iPhone 4S和iPhone 5的有毒化學物質減少了很多。毒性最小的是摩托羅拉(微博)Citrus,iPhone 4S緊隨其后。iPhone 5在毒性排行榜中位列第五,優(yōu)于其競爭對手三星(微博)Galaxy S III(排名第九)。受調查手機都包含了至少一種有毒物質,包括鉛、溴、氯、汞和鎘。“就算是毒性排行榜中‘最健康’的手機,也仍然有化學危害。”外媒稱,這些物質與孩子的出生缺陷、學習能力受損和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有關。
/專家解析/
鉛、汞等主要從口入
平時可放心接觸手機
7日上午,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谷傳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這些有毒化學物質主要是通過飲食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而平常接觸手機影響并不大。她說,鉛主要通過飲食進入人體,由于蓄積不能輕易排出,從而對骨骼等造成影響;汞除了飲食外,還會通過呼吸對人體造成慢性損傷;鎘主要從消化道進入人體,對腎臟產生危害。谷傳玲向記者解釋說,手機中含有的這些有毒化學物質,通過接觸可能會弄到手上,但手機中的這些物質一般都不多,所以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大。
/背景新聞/
廠家避談電子垃圾危害
多出口至發(fā)展中國家
這批研究人員之所以這么做,就是因為制造商對手機中含有危險成分一直嚴守秘密,對這些高科技產品中含有的有毒化學物質守口如瓶。于是他們只好拆開手機,分析其化學成分,一探究竟。
英國《每日郵報》稱,從手機的加工、制造到回收環(huán)節(jié)都會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而舊手機作為電子廢物,如何處理和回收利用是一大難題。
這些電子垃圾很難追蹤,而且估計50%-80%的電子垃圾出口到了中國、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和菲律賓。
(據《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