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促銷活動,需支付大量費用,僅排名費用,有些位置特別好的鉆石展位費一天就要5萬~10萬元。”羅子榮說。
除去上述交給淘寶的費用,羅子榮和他的團隊在促銷前由于調(diào)貨還需耗費3倍于平日的人工費、物流費和營運費等。僅每個月的倉儲租金可能會從數(shù)萬元上漲到十幾萬元。
“在價格被控制而各類營銷費用被狂收、營運成本翻倍的情況下,每做一次大規(guī)模促銷,我們好像被扒一層皮,利潤越來越少?赡芪覀円患路苜1元還算好,很多在線商戶在促銷過后還是虧損的!绷_子榮坦言。
與中小網(wǎng)店的“虧本賺吆喝”相比,實體店總算是“減利賺吆喝”,但對實體經(jīng)營者來說,其最大的損失是流失了客源。
一位外資百貨經(jīng)營者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年他所在企業(yè)的客流量下降了30%左右,這是非常嚴重的,消費走低和電商兩面夾擊,讓實體店日子越來越難過,于是打折成為主要“自救方式”。
記者昨日走訪上海東方商廈、第一百貨、353廣場、太平洋百貨、龍之夢購物中心、第一八佰伴、久光百貨等實體店后發(fā)現(xiàn),今年實體百貨為應對電商作出巨大促銷,除了此前的犧牲毛利的新品打折、贈送iPhone 5之外,連一些高端奢侈品牌都加入打折季。
“實體店總算還未全線虧本,但低價犧牲利潤不是長久之計,如何轉(zhuǎn)型很重要。”時富金融分析師廉波指出。
就在近期,王府井、農(nóng)工商、樂購等實體零售巨頭紛紛啟動或升級在線購物網(wǎng)站,然而實體店試水電商存在耗資巨大、商品差異化、物流配送等諸多難度,中小型在線商戶尚且在微利邊緣徘徊,實體店轉(zhuǎn)型電商又談何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