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蜂產品造假售假問題屢受關注。為了解消費者選購蜂蜜的偏好,《生命時報》對844名讀者展開了問卷調查,并邀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研究員何麗進行分析,為大家買到貨真價實的好產品提供參考。
對于調查結果(見圖表),何麗表示,消費者之所以優(yōu)先考慮花種,可能是因為過于相信不同花種蜂蜜的養(yǎng)生效果,但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說,不論來自什么花種,蜂蜜的主要成分都是葡萄糖、果糖,以及少量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其保健功效差別不大。“而一些打著‘美容養(yǎng)顏’等養(yǎng)生旗號的蜂蜜,自然界中并不存在。”何麗強調,我國蜂蜜種類繁多,可以形成大宗商品蜜的主要有油菜蜜、棗花蜜、槐花蜜、荊花蜜、椴樹蜜等,市場上的金銀花蜜、玫瑰蜜、葡萄蜜、松花蜜等“稀有蜜種”,由于受植物結構、生長期、生長地點等因素影響,蜜蜂根本不可能采到蜜,因此這類商品肯定不是天然的,假冒偽劣或添加了其他成分的可能性非常大。
好的蜂蜜濃厚黏稠、透光性好,散發(fā)著淡淡的、持久的香味。蜂蜜在4℃~14℃的環(huán)境中會逐漸變成固體,好的蜂蜜結晶松軟、透明度低,放在手里搓碎后晶體細膩,入口后很快融化;假蜂蜜則不容易形成結晶,有些還會有沉淀物,其質地比結晶硬,很難搓碎。不同蜂蜜的顏色不同,槐花蜜是淺琥珀色,荊花蜜是略微深些的琥珀色,百花蜜大多是黃紅色,棗花蜜顏色偏深。
由于造假手段不斷升級,以上方法并不能安全準確辨別蜂蜜的真?zhèn),必須依靠專業(yè)數(shù)據才能驗明正身。好的蜂蜜從采蜜到釀成蜜大約要半個月,而做假蜂蜜的速度就快得多了,成本也很低廉。有黑心商家將明礬、糖水、色素、香味劑、增稠劑等混合,制作的蜂蜜幾乎以假亂真。如果攝入明礬過多,容易慢性鋁中毒,影響機體對鐵、鈣等的吸收,嚴重的還可能導致骨質疏松、貧血,影響神經細胞發(fā)育。很多路邊攤或農貿市場售賣的蜂蜜,十幾塊錢就能買一大罐,看似實惠,實際上很可能是假冒偽劣產品。還有許多人相信“眼見為實”,在蜂場看著蜂農直接從蜂巢里采蜜,裝在瓶子里買回家。其實有些造假者會把糖漿提前灌入蜂巢中,冒充天然蜂蜜,欺騙消費者。
何麗建議,消費者最好還是到大型超市購買大品牌的常見花種蜂蜜產品,不要過于迷戀“洋貨”,這樣買到假貨的幾率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