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美食,每個愛吃的人都痛并快樂著,大家都想買到既好吃又不長胖的那個。但所謂的“健康食物”,貓膩特別多……
以下 5 種看起來挺不錯的食物,其實一點都不健康。如果你真的信了商家設下的“健康陷阱”,那就上當啦。
無糖 xxx
無糖餅干、無糖點心、無糖……有了“無糖”二字,頓時會覺得熱量低了不少。然而實際上,“無糖”可能會讓你更胖。
首先,無糖的食物,脂肪可能會特別多。餅干、蛋糕、點心之類的食品,沒了糖,就得用其他成分去填補糖的位置,改善口感。最常見的替代品就是脂肪,熱量比糖還高。
其次,這些食物本身就含有大量淀粉,被人體消化吸收后也就成了“糖”,即使不額外添加糖,“糖”也不少。
此外,還要當心商家偷換概念。無糖食品理念雖好,然而有些披著無糖食品外衣的“無蔗糖”食品等卻招搖過市。
顧名思義,無蔗糖食品就是不添加蔗糖。然而糖的世界如此之大,不添加蔗糖遠遠不代表食品里面不含有其他形式的精制糖。
蔗糖之外可以添加的糖實在是太多,例如麥芽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漿、葡萄糖漿等等都是商家經(jīng)常添加的糖。
另外還有的商品更加沒譜,例如雖然宣稱的是“無蔗糖”,然而其配料表中卻含有白砂糖或葡萄糖,殊不知白砂糖與蔗糖本質(zhì)上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所以,請擦亮眼睛,捂好錢包,別讓所謂的“無糖”騙了你。
鮮榨果蔬汁
很多商家都宣傳說,鮮榨的果蔬汁,或者純果蔬汁,相當于吃水果蔬菜,比其他飲料更健康。
錯!果蔬汁其實并不比甜飲料好多少。
1.增加肥胖風險。
果汁往往都很甜,沒有人喜歡喝那種酸澀的果汁。蘋果汁、橙汁的糖含量都在8%以上,而葡萄汁的含糖量甚至可高達15%~20%,是普通甜飲料含糖量的兩倍!
喝一杯純果汁,就能喝進去20~40克的糖,40克糖相當于半碗米飯,每天在三餐之外額外喝進去,怎么可能不發(fā)胖呢?而發(fā)胖當然會促進糖尿病和高血脂。
2.營養(yǎng)大部分流失。
易溶于水的成分,如糖、鉀元素、花青素是會跑到果汁里的,而不溶性的纖維和鈣、鐵等不溶性元素是不會進去的,除非連渣子一起吃掉。而且,水果中的細胞是完整的,氧氣進不去;而壓榨和打漿都會破壞細胞結構,造成氧氣的接觸,直接接觸氧氣會令很多營養(yǎng)素和抗氧化物質(zhì)發(fā)生損失。
看到這里就明白,如果用“原汁機”把水果中的汁液榨出來,而把渣子去掉,那么水果中的所有纖維素和大部分果膠都被放棄了,糖分卻是全部進入汁液當中的。
乳酸菌飲料
說到飲料,就不得不說乳酸菌飲料。
有些乳酸菌飲料,喜歡宣傳它“0 脂肪”,這是商家的障眼法。雖然它沒脂肪,但糖超級多。
至于那些“好幾百億的活性乳酸菌”,就更難保證了。乳酸菌想要保持活性,最好在 4~6 ℃ 的低溫下冷藏。但有些超市、商鋪,為了降低成本,會將活性乳酸菌飲料常溫放置,活性乳酸菌很難存活下來。
如果你買到的是這樣的乳酸菌飲料,那可能就是一瓶酸甜的糖水。飯后來一瓶促消化?相當于又吃了一碗大米飯。
全麥面包
全麥是近兩年很火的一個概念,特別是在烘焙領域。但你買的全麥面包,很可能是“假全麥”。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用全麥粉做的面包才叫全麥面包,但它成本高,口感粗糙,很多人不愛吃。所以,不少商家會用小麥粉為主料,摻點麥麩或全麥粉意思一下,既降低成本又改善口感,一舉兩得。
至于面包里全麥粉的用量,就得看商家心情了……這樣的全麥面包,并不比白面包更健康,也同樣不會有好的飽腹感。下次買全麥面包前,別光看名稱,記得多看一眼配料表。
粗糧餅干
超市里賣的粗糧、雜糧、高纖維餅干,都號稱有大量的膳食纖維,乍一看很健康。這種餅干確實有很多膳食纖維,但是……
因為含有大量膳食纖維,所以粗糧餅干的口感一般都不太好。為了讓它更好吃,賣得多,就需要加入大量的糖和脂肪。
如果你真的想吃點健康的粗糧,還是泡燕麥片最好。
那到底有沒有吃再多也不長胖的東西?有,水!除了水之外,任何宣稱“吃了不怕胖”的食物,基本上都是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