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修車,不少車主第一反應(yīng)就是4S店。4S店是集汽車銷售、維修、配件和信息服務(wù)為一體的銷售店。然而近年來,曾經(jīng)被車主們信賴的4S店,正在遭遇一場嚴重的信任危機。
鄭州市民袁先生有一部老款的日產(chǎn)汽車,近一段時間開車起步時總是有種掛不上擋的感覺。上周末跟朋友說起這事,朋友說他單位修車廠可以修理。等把車開過去修車師傅檢查了半天也沒有找出病因。沒辦法袁先生只好把車開到離家不遠的4S店去檢修,沒一會就查出毛病所在了,修車師傅告訴他是變速箱壞了,必須修理,不然以后就開不動了,并且迅速的打出了一大串花費單,車修下來需要1萬多,修車師傅還說,我這都給你能省的都省了?丛壬鷽]有報修的打算,修車師傅又把價錢降到了八千。
為了防止4S店坑人,袁先生又換了一家4S店檢修。這次檢查結(jié)果是變速箱徹底壞了,沒法修只能全部換新的,開出的報修價格3萬多。車賣了都不值1萬呢,修個車需要3萬。最后在朋友的建議下,袁先生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態(tài)度,把車開到朋友介紹的一家小汽修廠,不到兩個小時就把車的故障給清除了。最后報出了460元的修車價格。
市民袁先生向記者感慨道:“4S店收費高,是人盡皆知的事兒,沒想到竟然高到這么離譜。同樣的兩個4S店給出的修車報價竟然相差兩三倍。4S店需要花兩三萬解決的毛病,一個小汽修廠花了不到五百塊錢就給解決了。今后誰還敢去4S店修車?”
同樣是修車,為什么4S店的價格要比普通修車行貴那么多呢?帶著疑問,記者咨詢了一位曾經(jīng)在4S店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多年的劉師傅。據(jù)劉師傅介紹,4S維修店員工的工資是與配件銷售額掛鉤的。對于維修人員來說,維修配件收費低、耗工時,更換配件收費高、活也好干。所以現(xiàn)在在4S店修車沒有“修”,只有“換”。用電腦一檢測它壞了,直接就把這個件換掉,而不會去看這個件是不是小毛病能修好。對很多4S店來說,為車輛更換配件的收入才是利潤的最大來源,一些4S店內(nèi)配件的價格是進價的3至4倍。如今,買車的人多了,但知道怎么修車的人卻很少——面對可觀的利潤,修車店自然會選擇“以換代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