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企業(yè)不斷增強實力
未來產能規(guī)劃直逼合資品牌
□ 本報記者 張海燕
在2009年火爆的中國汽車市場上,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yè)表現突出,除了銷量大增外,產品質量也穩(wěn)步提升。新年伊始,自主品牌企業(yè)更是“磨刀霍霍”,準備邁出更大步伐的勢頭已然顯現。據了解,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已紛紛開始大規(guī)模擴產運動,其未來產能規(guī)劃直逼合資品牌。
乘用車份額超德美日
2009年,國內汽車市場自主品牌表現搶眼,產品研發(fā)、新產品上市、產品儲備、多樣化、市場占有率均得到了超乎尋常的快速發(fā)展。
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最新統(tǒng)計,去年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表現突出,市場占有率穩(wěn)居第一。以比亞迪、奇瑞、吉利和長城汽車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2009年均取得了不俗成績。在國際市場上參與重組并購也表現出了驚人的膽識和實力。除了北汽收購薩博部分資產以發(fā)展自主品牌外,吉利收購沃爾沃也讓國人覺得提氣。
1月19日,工信部發(fā)布《2009年汽車工業(yè)經濟運行報告》顯示,去年轎車銷售中,我國自主品牌共銷售近222萬輛,已占到轎車市場近30%,自主品牌轎車時隔兩年超越德美日三大系,坐擁最大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2009年,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457.7萬輛,占乘用車銷售市場的份額超過44.3%。其中自主品牌轎車銷售221.73萬輛,占轎車市場的29.7%,市場份額同比提高近4個百分點,超越德美日系車成為2009年車市的冠軍。據了解,在近5年的轎車市場中,德系、日系品牌的市場份額連續(xù)4年保持增長,2009年是首度出現下降。
另外,據了解,未來各級政府和公共機構配備、更新公務用車,自主品牌汽車所占比例被規(guī)定不得低于50%。龐大的政府采購市場以及對自主品牌采購力度的大幅度推進,使各自主品牌更是磨刀霍霍殺向2010年。專家認為,自主品牌的市場戰(zhàn)略為今后的市場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中國巨大的汽車市場潛力基礎上,未來自主品牌汽車發(fā)展必將再上新臺階。
圈地建廠擴大再生產
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在2009年銷量的大增是許多車企年初時預想不到的。數據顯示,2009年部分自主品牌企業(yè)年銷量同比增長約50%,遠遠高于多數合資品牌。吉利汽車銷售同比增長48%;長城汽車全年銷量同比增長77%,其中,國內銷量同比增長達到155%;比亞迪汽車2009年銷售較2008年翻了一倍。盡管成績斐然,但有專家認為,自主品牌的能量還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因為如果車企能夠預測出去年市場如此的火爆程度,那么2009年的銷量會更加可觀。
需求的火爆造成供給不足、排隊買車的現象,讓許多車企早早就動了要擴大產能的念頭。自主品牌企業(yè)更是紛紛發(fā)力,新年伊始,自主品牌企業(yè)就做好了要向更高目標邁進的準備。大規(guī)模擴大產能似乎是大家商量好了一樣,成了車企們的共同目標。在2010年至2012年的計劃當中,多家自主品牌汽車企業(yè)已經準備開始圈地運動,以擴建新廠從而擴大生產增加產能,滿足市場需求。
據了解,上汽乘用車、東風乘用車3年后的規(guī)劃產能為40萬輛。奇瑞汽車及吉利汽車的相關人士透露,其計劃年產能將達到100萬輛,而比亞迪則將目標定為超過150萬輛,目前比亞迪汽車產能為60萬輛。在合資品牌方面,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一汽大眾、北京現代等合資品牌車擬將產能將擴張至100萬輛及100萬輛以上。從計劃可以明顯看出,自主品牌企業(yè)產能規(guī)劃將和合資品牌不分上下。據不完全統(tǒng)計,15家自主品牌乘用車產能至少將增長126%,從目前380萬輛的規(guī)劃產能增至2012年的860萬輛。
有關人士透露,比亞迪已在國內四處忙收購,如全面收購美的“三湘”客車廠,計劃數年后建設長沙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另外,還對原有生產基地進行擴產,西安和深圳基地均按40萬輛轎車產能規(guī)劃擴產,擴產完成后,總產能突破80萬輛。此外,不久前宣布與沃爾沃達成收購協(xié)議的吉利,2010年有望在北京建立新工廠,并計劃將沃爾沃在國內的銷量提升至20萬輛。
除此之外,自主品牌車企們的目標還瞄上了國外市場。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不僅要爭奪國內市場,更要走向世界。吉利汽車希望借收購沃爾沃汽車,提升轎車研發(fā)、生產技術,欲借此進軍全球中高級汽車市場。
質量提升但仍需經受考驗
專家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供需關系決定的企業(yè)擴張產能是符合市場規(guī)律的。但產品一定不能離開質量的根基,走出國門更是如此,否則,擴能一定是盲目的,不能長久的。
2009年的特殊汽車形勢在反映中國汽車市場不可輕視的同時,也從很多方面反映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快速成長及質量安全性能的不斷提升。權威汽車質量調查機構JD Power前不久發(fā)布的中國新車質量研究報告稱,2009年中國每百輛新車平均出現178個質量問題,與上一年相比,中國整體新車質量提高14%,其中自主品牌新車質量提高顯著,正不斷縮小與國際品牌之間的質量差距。自主品牌正在努力擺脫曾經的低質低價的舊有印象,利用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逐步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經過多年努力,自主品牌的汽車產品在基本的安全技術和配置方面已較完備和普及,車身結構設計與優(yōu)化、新安全技術的引進和開發(fā)越來越迅速,已經能夠滿足各種安全標準和法規(guī),具備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質量協(xié)會在去年下半年發(fā)布的中國汽車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投訴分析報告也顯示,汽車用戶對自主品牌車型投訴繼續(xù)下降。這些都充分證明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產品在質量和服務方面取得了較顯著的進步。
不過,在肯定我國自主品牌汽車質量提升的同時,有關專家也指出,在安全技術上我們的自主品牌汽車產品差距仍然明顯,在進行自主安全技術創(chuàng)新上還面臨配套工業(yè)落后、人才短缺、標準缺乏等一系列難題,這些都是我們眼前必須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專家還指出,自主品牌企業(yè)擴大產能是市場決定的,是符合市場運行規(guī)律要求的,但車企龐大的產能規(guī)劃未來是否會供過于求,并導致過剩,這是一個讓人擔心的問題,仍有待國內市場承受力及海外市場接受力的考驗!吨袊|量報》
專家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供需關系決定的企業(yè)擴張產能是符合市場規(guī)律的。但產品一定不能離開質量的根基,走出國門更是如此,否則,擴能一定是盲目的,不能長久的。
2009年的特殊汽車形勢在反映中國汽車市場不可輕視的同時,也從很多方面反映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快速成長及質量安全性能的不斷提升。權威汽車質量調查機構JD Power前不久發(fā)布的中國新車質量研究報告稱,2009年中國每百輛新車平均出現178個質量問題,與上一年相比,中國整體新車質量提高14%,其中自主品牌新車質量提高顯著,正不斷縮小與國際品牌之間的質量差距。自主品牌正在努力擺脫曾經的低質低價的舊有印象,利用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逐步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經過多年努力,自主品牌的汽車產品在基本的安全技術和配置方面已較完備和普及,車身結構設計與優(yōu)化、新安全技術的引進和開發(fā)越來越迅速,已經能夠滿足各種安全標準和法規(guī),具備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質量協(xié)會在去年下半年發(fā)布的中國汽車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投訴分析報告也顯示,汽車用戶對自主品牌車型投訴繼續(xù)下降。這些都充分證明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產品在質量和服務方面取得了較顯著的進步。
不過,在肯定我國自主品牌汽車質量提升的同時,有關專家也指出,在安全技術上我們的自主品牌汽車產品差距仍然明顯,在進行自主安全技術創(chuàng)新上還面臨配套工業(yè)落后、人才短缺、標準缺乏等一系列難題,這些都是我們眼前必須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專家還指出,自主品牌企業(yè)擴大產能是市場決定的,是符合市場運行規(guī)律要求的,但車企龐大的產能規(guī)劃未來是否會供過于求,并導致過剩,這是一個讓人擔心的問題,仍有待國內市場承受力及海外市場接受力的考驗。《中國質量報》
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