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出人意料的iPhone 5預售高興的,不止蘋果公司一家。給iPhone 5提供屏幕的夏普公司,也許已經(jīng)將蘋果手機的熱銷視為最后的救命稻草。
即便是最后的稻草,夏普也險些沒有抓住。
根據(jù)日本《經(jīng)濟新聞》的報道,由于之前內嵌觸控面板的產品合格率出現(xiàn)問題,夏普曾成為蘋果供應鏈的斷點,最后不得不依靠蘋果、鴻海的工程師協(xié)助才得以解決。這一失誤,連累產業(yè)鏈上的伙伴公司鴻海集團8月營收下滑近一成,更險些影響此次iPhone5的銷售。為確保自身利益,蘋果支持鴻海參與夏普運營,這才有了郭臺銘的步步緊逼。
早在今年3月27日,夏普即與鴻海達成合作:鴻海以8.09億美元入股夏普,持股近9.99%,成為最大股東。但是,隨著夏普股票的急劇下跌,鴻海表示不會接受最初商定的每股550日元的定價。新方案中,收購價被壓低至每股約200日元,同時鴻海要求將出資比例從9.9%提高到20%。之后,郭臺銘進一步要求獲得一個管理席位,并要求介入運營以及獲得新技術。
日本法律規(guī)定,持股比例超過10%便有能力要求拆分公司;而派遣董事將加強鴻海對夏普的控制。
為挽救頹勢,是否需要做如此大的犧牲?恰如熱鍋上的螞蟻的夏普真的等不及了。
9月15日本是夏普的百年紀念日,但公司內絲毫見不到百年慶典的應有氣氛。之前一天,夏普公司總裁奧田隆司對3萬日本職員發(fā)誓,將確保夏普2013財年恢復盈利。
但現(xiàn)實情況極度悲觀。由于液晶電視銷量大跌和液晶顯示屏業(yè)務不景氣,苦苦掙扎的夏普在2011財年凈損失達3760億日元,刷新了該公司100年來最高的虧損紀錄。預計2012財年仍將深陷虧損,損失可能將達2500億日元(約合3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