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需要想象力,任何時候創(chuàng)新都不會晚。以前有多少次,看到一部新手機,往往會覺得這恐怕是最好的手機了,事實上后來總是會有更新更好的手機出現。新的設計總是會一浪推一浪的,消費者期待著豐富多彩的新一代終端的出現。這就是創(chuàng)新者的機會。
二十多年來,手機的結構一直在變化,從最初的鍵盤直板機到折疊式鍵盤手機,再到觸摸屏的直板機,在變化的過程中,手機的體積越來越小,越來越薄,手機的屏幕卻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多。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觸摸屏直板機受市場歡迎,今天,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都變成觸摸屏的直板機。如果你有時間到手機商場去轉一轉,你會發(fā)現不同品牌的 手機幾乎都是一張面孔,從外觀上已無法鑒別手機的品牌了,連一些以前很注重產品特色的制造商也終于抵擋不住觸摸屏的潮流了。其實不光在外觀方面,各類手機 在用戶界面上也很難體現自身的特色。MBA教科書上經常說的“產品差異化”在手機上已經快看不出來了。
難道手機的設計已經固化,無法超越了?我想不會。有人說,手機不僅僅是工具,手機正在成為像時裝一樣的消費品,當然,時裝是不會千篇一律的?凑l能開創(chuàng)新的格局,成為新一代設計的領軍者。
回顧電子消費類產品的創(chuàng)新,大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創(chuàng)造出一款能重新定義消費者文化的劃時代的產品,例如,在音樂播放器上,以前曾出現過隨身聽 (Walkman),后來被iPod取代;在智能手機上,黑莓(Blackberry)曾一路領先,后來,iPhone成為新的翹楚。另一種是瞄準暢銷產 品,加以改進,推出更高一籌的產品,實現質量和功能的超越,并不斷降低成本,這方面也不乏成功的例子,特別是在臺式電腦和便攜式電腦領域。
對于移動終端產品,采用追隨的方式是很難成為領先者的。一方面移動終端產品專利情況復雜,稍不注意就會陷入專利訴訟,另一方面,移動終端產品更新換代頻繁,跟在別人后面,總是被動,往往剛推出自己的產品,別人又公布了新一代產品。
面對充滿潛力的手機市場,跟在別人后面模仿是沒有出路的,只在流行的產品上做些改進也難進入領先的行列。智能手機的推廣顛覆了過去二十多年來形成的手機品牌格局,這給新興的手機品牌帶來很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