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年男男GV,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中文天堂在线www

實時滾動新聞

中小賣家欲訴淘寶壟斷:稱其過河拆橋 家規(guī)執(zhí)行不當

2013-12-25 10:05    法治周末        

   淘寶的“整治虛假交易行為專項行動”引發(fā)了中小賣家的不滿。不少賣家認為,淘寶認定其存在虛假交易的做法是“誤判”,并試圖通過攻擊淘寶大賣家逼淘寶讓步。這一事件背后也隱藏了中小賣家對淘寶相關規(guī)則和做法的長期不滿,并引起了互聯(lián)網律師的關注。律師表示將代表被“誤判”的中小賣家起訴淘寶違約,同時或將針對淘寶單方面制定、解釋規(guī)則的行為,提起反壟斷訴訟。

  李先生從2011年開始在淘寶經營自己的汽車用品店鋪,十幾天前他店里銷量最好的10款產品突然被淘寶刪除,原因是涉嫌虛假交易。

  虛假交易也就是通常說的“刷單”。淘寶網站上的《虛假交易的認定和處罰的規(guī)則與實施細則》顯示,虛假交易是指通過不正當方式提高賬戶信用積分和/或商品銷量,妨害買家權益的行為。

  12月3日,淘寶啟動大規(guī)模的嚴厲“整治虛假交易行為專項行動”。也就是在此次專項整治活動期間,李先生的產品被刪除。

  李先生并不認為自己存在虛假交易行為:“直到現(xiàn)在我也不知道淘寶認定虛假交易行為的依據是什么。一旦被淘寶系統(tǒng)認定為虛假交易,就只能申訴,申訴能否成功也是根據淘寶方面的主觀判斷。我現(xiàn)在還沒有申訴,因為申訴不成功還會被扣12分(信用積分)。”

  和李先生有一樣境遇的中小賣家并不在少數(shù),他們認為淘寶的做法是“誤判”,并試圖通過包括法律途徑在內的方式維權。

  淘寶或被起訴違約

  基于對“淘寶打擊虛假交易行動”的不滿,從12月3日起,淘寶數(shù)千名中小賣家齊聚QT語音房間(QT語音是一款團隊語音聊天工具),組團通過淘寶直通車(淘寶網推出的類似百度的競價排名的服務,商家向淘寶網付費后,可以在搜索引擎里處于較前位置。買家點擊一次商家的商品,淘寶就從已付費中扣除一部分費用)攻擊包括韓都衣舍、優(yōu)衣庫等在內的大賣家。這些中小賣家統(tǒng)一點擊某一大賣家的商品,導致該賣家的已繳費用盡,迫使大賣家商品下架。

  隨后淘寶方面表示,將申訴期延長至2014年1月20日。申訴期內暫緩執(zhí)行相應的處罰措施(包括扣分、刪除評價、刪除商品),已刪除商品將恢復至線上倉庫。

  類似的場景發(fā)生在兩年前。當時淘寶商城發(fā)布《2012年度淘寶商城商家招商續(xù)簽及規(guī)則調整公告》,將保證金從以前的1萬元上調至5萬元至15萬元,技術服務年費從原來的6000元上調至3萬元和6萬元,并規(guī)定續(xù)簽的商家需在2011年12月26日之前一次性繳清上述款項。這一新規(guī)引發(fā)了淘寶商城中小賣家的不滿以及對大賣家的圍攻。

  不過針對今年此次事件,北京惠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由于虛假交易行為是由淘寶網的相關程序自動判斷的,所以可能存在“誤判”的情況。

  “針對因‘誤判’導致賣家商品被強制刪除、店鋪被強制關閉的情況,北京數(shù)家律師事務所成員已成立律師團,為中小賣家提供免費法律援助、代理訴訟等服務,要求淘寶承擔‘誤判’的法律責任。”趙占領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他同時是此次為中小賣家提供服務的律師團團長。

  趙占領補充道,在這次淘寶的“整治虛假交易專項行動”中,有幾萬個賣家受到影響,淘寶與賣家之間構成服務合同關系,對于遭到“誤判”的賣家,律師團準備以違約為由代表賣家起訴淘寶。

  “目前有超過150個中小賣家申請法律援助,我們會進行篩選,符合條件的我們將代表中小賣家提起訴訟。”趙占領說。

  虛假交易舉證規(guī)則存疑

  有人調侃稱:“十個淘寶九個刷,還有一個搞批發(fā)。”“刷單”幾乎是所有淘寶賣家都清楚的潛規(guī)則。

  但趙占領認為:“認定虛假交易的標準完全由淘寶自己制定。”

  淘寶判斷虛假交易的標準究竟是什么?

  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公關部高級經理張黎明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判定虛假交易有很多標準,有些東西可以拿出來跟大家講,有些東西是不方便透露的。不法分子如果知道我們如何操作,可能會通過一些手段規(guī)避。如果被認定為虛假交易的賣家可以提供物流的賬單證或者和買家在阿里旺旺的溝通信息,就可以證明交易確實存在。”

  在《虛假交易的認定和處罰的規(guī)則與實施細則》中,淘寶方面列舉了不正當提高產品銷量和信用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賣家利用第三方炒作團伙,或通過和別人協(xié)議交換購買的方式;通過變更商品頁面信息,或大幅度修改商品價格,來提高商品銷量等。

  但趙占領認為淘寶的處罰在舉證方面是有問題的:“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淘寶對于賣家所謂‘虛假交易’的行為承擔舉證責任。如果能證明賣家切實存在虛假交易行為,淘寶是可以進行處罰的,但淘寶的做法是先把賣家的店封了或者進行處罰,賣家有異議再提交一些證據進行申訴,證明不存在虛假交易行為。”

  趙占領表示:“有些情況下賣家很難自證清白。很多時候顧客會直接下單,沒有聊天記錄;有些同城的情況下,買家直接取貨,并沒有快遞單號;淘寶的聊天記錄只保留3個月,而淘寶認定的‘虛假交易’行為有的發(fā)生在3個月之前,這樣賣家根本拿不出證據。”

  中國電子商務法律網總裁阿拉木斯則認為淘寶確實存在難言之隱:“淘寶上的信息量是龐大的,對于虛假交易行為很難通過人工去判斷,只能依靠預先設定的算法。如果對虛假交易進行舉證很可能要公開算法,算法一旦公開,規(guī)則就會失效。”

  中小賣家或訴淘寶壟斷

  “以前我確實存在‘刷單’的情況,據我所知這種現(xiàn)象天貓也存在。”在淘寶上銷售電子產品的曹女士告訴記者,“阿里巴巴集團只處罰淘寶小賣家卻不處罰天貓大賣家。一直以來阿里將天貓的入口開在淘寶,將流量引向天貓,在淘寶的打壓下,小賣家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趙占領告訴記者:“有些賣家確實存在虛假交易,但仍對阿里的做法不滿,因為阿里對天貓大賣家和淘寶小賣家的政策不同。小賣家們認為,在天貓?zhí)摷俳灰椎默F(xiàn)象也很普遍,但由于大賣家每筆交易有5%的收入是交給天貓的,因此阿里扶持大賣家打擊小賣家,對不同賣家實行區(qū)別對待。”

  趙占領表示:“針對阿里對天貓和淘寶賣家采取不同的政策、歧視小賣家的做法,淘寶單方制定、任意修改、隨意解釋規(guī)則的行為(比如針對虛假交易,違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要求中小賣家舉證),阿里和淘寶都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由于阿里的市場支配地位相對不好確定,所以我們初步決定幫助中小賣家對淘寶提起反壟斷訴訟。”

  對此,張黎明則回應:“打擊虛假交易、維護誠信經營環(huán)境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做法,對阿里旗下的電商平臺都是如此。”

  阿拉木斯則表示:“阿里對天貓和淘寶采取不同的政策屬于商業(yè)行為,至少不屬于明顯的違法行為,認定阿里和淘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存在一定困難。”

  趙占領也承認反壟斷起訴方面可能會面臨一些問題:“比如說立案的困難,還有舉證的困難。但總體來講,不管反壟斷訴訟結果怎樣,我覺得只要能引起很多人去關注電子商務行業(yè)的市場競爭秩序,去關注這些交易規(guī)則的制定是否合理,就已經有很大的意義了。”

  淘寶被指過河拆橋

  從事電子商務業(yè)務的陳浩(化名)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很多淘寶賣家或多或少有虛假交易行為。他們對被淘寶加入‘黑名單’不滿的原因是,淘寶起家靠的是低價來吸引流量,‘刷單’公司實際在某種程度上是淘寶培養(yǎng)起來的。淘寶為了流量和人氣,先‘放縱’大家違規(guī),讓大家替淘寶把項目做好了,然后過河拆橋,稱執(zhí)行家規(guī)。”

  “淘寶本身也在從‘刷單’中獲益。今年‘雙十一’媒體都在報道淘寶單日交易額達350億元,這為其上市提供了多大的籌碼,而這350億元有多少是‘刷’出來的?”陳浩認為,淘寶要打擊虛假交易首先應該主動將350億元里的水分擠干凈。

  對于“雙十一”的銷售額是否存在水分的問題,淘寶方面并未給出回應。

  “淘寶現(xiàn)在的規(guī)則導致賣家只注重流量不重視服務,不‘刷單’你的排名就上不去,而真正健康的電商不應該是這個樣的。”陳浩說。

  張黎明認為:“在我們看來,絕大多數(shù)的淘寶賣家都在用心經營和尋找自己的客戶。事實上,如何幫助賣家找到潛在的消費者也是淘寶非常關心的事情,今年以來,淘寶也提供了數(shù)據工具給到賣家,包括個性化搜索、微淘、購物車定向營銷等,通過針對消費者的各種個性化導購工具,將適合他們的賣家作出推薦,而更多的賣家也在積極尋找能夠打動消費者的‘小而美’的方式。”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中國質量萬里行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廣告服務 | 服務聲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3 京ICP備130128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