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正一帆懸
——山東萊州檢驗檢疫局建設全員績效考核體系綜述
本報通訊員 吳海斌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推進政府績效管理!睘槁鋵崌屹|檢總局和山東檢驗檢疫局的工作部署,山東萊州檢驗檢疫局探索建立起一套全員績效管理考核體系,通過日寫實、月評、半年考、年終考等形式實現(xiàn)了工作動態(tài)化管理、日常化考核,改變了以往年終考核“一錘定音”的傳統(tǒng)模式,從制度和技術上實現(xiàn)了績效考核評價的公平公正,對質檢系統(tǒng)基層分支機構全員績效管理模式作了有益實踐和探索……
2011年6月,國家質檢總局被國家監(jiān)察部確定為3家國務院機構機關工作績效管理試點部門,也是試點單位中唯一實行垂直管理的部門。
在國家質檢總局機關及直屬檢驗檢疫系統(tǒng)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動員會上,總局局長、黨組書記支樹平提出“推行績效管理試點工作,中央有要求,現(xiàn)實有需要,質檢有責任,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兩年來,山東檢驗檢疫系統(tǒng)建設了以ISO9000管理體系為基礎的綜合質量管理體系,有效地解決了“干什么”和“怎么干”的問題。但“干的成效”(即落實的情況和效果到底如何)還需要一套績效管理體系來解決。山東局局長、黨組書記周建安提出:“要試行逐級逐人的全面績效管理,將績效考核指標分解到崗位、落實到人員,實現(xiàn)對個人工作實績的動態(tài)管理。”
為把全員績效管理作為綜合管理體系的深化和延伸,山東局績效辦將萊州局確定為逐級逐人全面績效管理的試點單位。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萊州局先后派調研組赴遼寧、黑龍江、江西等地進行深入考察論證,以綜合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為契機,著手探索全員績效管理體系,先行先試,積累經驗,勇做質檢系統(tǒng)和山東檢驗檢疫系統(tǒng)基層分支局逐人逐級績效考核的“試驗田”。在山東局績效辦的指導下,萊州局借鑒了系統(tǒng)內外績效考核的先進經驗,并結合本局管理經驗和工作實際,創(chuàng)新開展全員績效考核體系建設,2012年6月研發(fā)建立了“全員品能績效日常管理考核”電子軟件系統(tǒng)。山東局局長周建安到萊州局調研全員績效考核體系建設時提出,要從指標的頂層設計、逐級分解、責任到人等各個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持續(xù)改進,為全方位推動逐級逐人全面績效管理考核積累經驗。2012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績效辦派出調研組赴萊州局專題調研績效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情況,對該局有關經驗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萊州局全員品能績效日常管理考核體系在制定目標的同時,注重工作過程控制,對個人工作實績進行動態(tài)管理。具體講,該局全員品能績效日常管理考核體系可以用考什么、怎么考、誰來考等部分來說明。
考什么?該局緊緊圍繞公務員考核“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內容,科學設置“品能”考核指標。“品”對應“德與廉”,即結合該局“四德”工程建設,將道德、廉政等“無形”指標、定量化考核。例如對“德”具體到對父母贍養(yǎng)、愛心捐助金額等項目,醉酒駕車要一票否決;對“廉”的考評,要根據(jù)社會評議、舉報投訴實施扣分;“能”為業(yè)務職能指標,對應“能與勤”,對上級下達的職能工作指標和本局重點工作目標進行逐級落實分解到崗位、到人員,形成“一人一表”,使考核目標更切合實際。兩大類指標之和,則構成“績效管理”的核心內容。
怎么考?“我們在頂層設計中,引入了PDCA循環(huán)理念,將過程管理與量化考核相結合,設置日寫實、月小評、半年量考、年終考核模塊,每天、每月工作都是一個小循環(huán),以小循環(huán)促進半年和全年的大循環(huán),持續(xù)改進提升工作!比R州局局長、黨組書記孫崇然說。通過品能系統(tǒng),萊州局工作人員每天要進行日寫實:以日記形式對工作進行記錄,并反思工作得失。日寫實同時也是個人工作量的展示、月互評的基礎。月初,每個人要對照自己的指標做月計劃,月末做總結,月考評對每個人的工作質量、強度、權重等進行多方評價,系統(tǒng)自動判分,成績當月公布。半年和年終考核由量化考核與綜合測評兩部分組成。量化考,考核組抽取考核指標,現(xiàn)場檢查并記錄不符合項,將結果錄入系統(tǒng)。綜合測評,是對非量化指標,例如團結協(xié)作、工作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的定性評價。年底考核對突出成績和重大工作失誤有專門加扣分。最后,每個人的績效得分是每月、半年、年終等各部分得分的權平均。
誰來考?依據(jù)“誰熟悉誰評價”的原則,萊州局實施“科內議、局里考、四方評”全方位評價考核制度。在月評中,每個人的工作由分管局領導、科室領導及科室內部所有成員三方共同評議,只對事,不對人,系統(tǒng)自動判分。而到了年中與年末,全局抽調各部門專家,組成考核組,進行現(xiàn)場考核。同時,圍繞工作圈、生活圈,開展全方位、多角度評議。例如,窗口評,在窗口設置即時評價器,評價得分輸入系統(tǒng);企業(yè)評,舉辦向服務對象述德述職述廉活動,由企業(yè)參加評議;網絡評,及時受理網上投訴、電話投訴,開展問卷調查;社會評,通過監(jiān)督員、鄰居、親友、社區(qū)等,了解職工8小時外情況。所有渠道考評信息輸入系統(tǒng),根據(jù)考核權重,自動判分,全程陽光操作。
好的管理模式,不僅僅是考核,而且是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萊州局辦公室科員李海英說:“這套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三個功能:月計劃小結就是理順工作的動態(tài)備忘錄,使工作處處留痕;工作日寫實是陽光下的密碼本,可以和領導、同事來共同品評;各層次考評結果形成了個人工作的檔案袋,同事、領導的監(jiān)督和評價都記錄在內。”在這套系統(tǒng)中,從頂層指標設計就將“軟項目”做成了“硬指標”,實現(xiàn)全方位綜合考評;日寫實、月小評在持續(xù)改進提升工作質量的同時,對每個人起到了一種鞭策督促作用,解決了“忙閑不均”的問題;每個人工作情況全過程公開,既為考核提供了客觀依據(jù),又確保了考核過程公開透明;動態(tài)過程管理,改變了以往年終考核“一錘定音”的傳統(tǒng)模式,真正從制度和技術上實現(xiàn)了考核評價的公平公正,激發(fā)了全體干部職工參與考核的積極性和做好工作的主動性。
萊州局探索建立的全員績效日常管理考核體系,權責明晰,常態(tài)管理,將過程管理和業(yè)績評價有機結合,實現(xiàn)“雙輪驅動”,以品促能,以能增效,其運行時間雖然不長,但其頂層設計的科學性、考核的全面性、操作的簡便性、基層單位的適用性,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促進事業(yè)發(fā)展風正帆懸、馳向寬闊!
《中國國門時報》